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一批道地中药材,因而享有“天然中药材资源宝库”、“江南药谷”、“中国药材之乡”美誉。全县共有药用植物种,境内的大盘山保护区是国内唯一的以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五味道地药材盛产于磐安,俗称“磐五味”。
悠久历史奠定品牌基础
早在唐朝,磐安人就尝试着将山上的宝贝引到山下。到了宋朝,白术、白芍、玄参已是当地种植最多的中药材。到了清代,贝母又开始出现规模种植。有史料记载:磐安药材宋代已贩运至宁、绍商埠转外销,其中玉竹等列为贡品,元朝进贡淡竹叶、乌药等。明朝《[隆庆]东阳县志》记载:“白术,玉山民多种,以为生,余药皆有之。”清朝和民国时,“磐五味”就成为五大传统道地药材,因其品质优良,深受商家青睐。
年,全县以“磐五味”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7.46万亩(含木本中药材),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3%,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当地农民近1/3收入来自中药材,新渥、仁川、冷水等中药材主产乡镇农民收入比重更是高达70%以上。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磐安县最具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
统一管理提升品牌价值
近年来,磐安县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品牌培育工作。注册“磐五味”为全县中药材公用品牌。成立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协会,作为“磐五味”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持有、使用、管理主体。制订了《“磐五味”中药材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发布了《“磐五味”中药材企业联盟标准》,涵盖白术、元胡(延胡索)、浙贝母、玄参、杭白芍等磐安传统道地药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
年“磐五味”中药材被认定为“浙江区域名牌农产品”,“磐五味”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磐五味”中药材产品销售区域遍及我国四川、广东、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区市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年销售量吨,销售额达4.5亿元。
兴办药市做大品牌规模
江南的药乡,希望的田野。经过20多年的衔泥筑巢,磐安县中药材市场从地摊式提篮小卖的简易市场转型升级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中药材市场。
年,经浙江省工商局核准,磐安县在新渥镇建设“浙江‘浙八味’特产市场”,市场总面积亩,是一个集商贸、办公、仓储、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药材及特产市场,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药材市场之一。市场建成运行以来,通过全县上下的重视培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省区域性重点市场”。现市场内已有经营户户,临时购销员余人,经营品种多种,开业后市场日成交量平均多吨。浙八味特产市场依托其中药材核心产区源头市场的价值,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采购商和游客,显示出其强大的集聚功能,使磐安中药材走向全国,并形成了“全国药材汇聚磐安,磐安药材走向世界”的局面。
厉害了~~
素材来自《浙江农业品牌故事》,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