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浙贝母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贝母有关的知识。

浙贝母

常用别名:浙贝、象贝、大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

产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等地。

采集加工: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取芯芽,分作两片,呈元宝状,习称“大贝”“元宝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加石灰抖匀,(或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备用。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药材质量: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性味归经:浙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心经。

(昨天我们分享的川贝母是味苦、甘,注意区别哦!)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临床应用:

1.外感风热咳嗽,常配桑叶、淡豆豉、苦杏仁等(如桑杏汤);燥热咳嗽着,常配麦冬、玄参等(如养阴清肺汤);痰热咳嗽者,常配瓜萎、天花粉、桔梗等如贝母瓜萎散)。

2.瘰疬痰核、瘿瘤,可配玄参、牡蛎(如消瘰丸)。肺痈、痈疡疮毒等,可配连翘、蒲公英、鱼腥草、芦根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适宜人群: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择浙贝母。

注意: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浙贝母。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贝母虽然是止咳良药,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例如,风寒咳嗽的患者,咳嗽时伴有白色稀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应服用一些温性的药物以温肺化痰。而川贝母、浙贝母都是寒性的药物,此时服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

药理研究:浙贝母碱在低浓度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有显著收缩的作用。浙贝母生物碱大剂量可使血压中等程度降低,呼吸抑制,小剂量可使血压微升。

爱护药材,人人有责!END

赞赏

长按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