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

  “浙贝母/春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模式根据浙贝母种植季节时空差异及栽培要求,粮经结合,通过科学接茬、引进良种、适时播种、合理配置,旱地一年三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该模式主要分布在东阳、磐安、缙云等浙贝母种植区,由于种植习惯不同,播种期稍有差异,年应用面积亩左右,亩产值2.5万余元,亩净收入1万元以上。

产量效益

茬口安排

关键技术   一、浙贝母   整地做畦,选用高产良种“浙贝1号”,9月底10月初播种,行株距为15×(10-13)厘米,亩密度3万-3.5万丛,亩用种量-公斤,鳞茎大的应稀,鳞茎小的则密。基肥亩施商品有机肥-公斤、硫酸铵或石灰氮20-25公斤、磷肥30-4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锌、硼肥各1公斤,播种后畦面用大豆秸秆等公斤覆盖;12月下旬亩追施4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2月底3月上旬看苗施肥,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在植株有2-3朵花开放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摘花打顶。做好灰霉病、黑斑病、蛴螬等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收获。   二、春玉米   选用高产良种“登海”、“郑单”,或甜玉米“华珍”、“翠珍”等。4月上旬育苗,中下旬在畦两侧套栽,株距0.25-0.3厘米,亩密度0株左右。移栽后一周左右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贝母收获后,及时中耕除草培土,5月下旬亩施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做好纹枯病、玉米螟等病虫害防治。7月中下旬收获后,秸秆堆沤腐熟后还田。   三、秋大豆   6月下旬至7月上旬玉米收获前,在两行玉米中间套种秋大豆,选择适宜当地种植、产量较高、抗性强、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如“丽秋3号”,行距60厘米、株距20-25厘米,密度每亩4-5株。出苗后,亩施复合肥10公斤左右,开花期采用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喷雾,促使粒多粒重。做好斜纹夜蛾等虫害的防治。9月底收获后秸秆直接覆盖在已播种浙贝母的畦面上,作为浙贝母的有机基面肥料。胡红强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甲氧胺福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