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发热经验介绍

张士卿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之一,中医儿科学硕士、博士生导师。早年于北京中医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儿科名医王伯岳,深得其旨。现从医数十载,学术功底坚实,临床经验丰富,审证精当,药多奇中。张教授善于辨证论治儿科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小儿反复发热的辨治独具匠心。

1学术思想

1.1感邪易化热

小儿体属纯阳,《宣明论方·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在纯阳,热多冷少也。”《幼科要略·总论》亦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稀疏,寒温不知自调,家长亦有护养不周之处,因此外邪易犯小儿。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过之或不及而成“六淫”,侵袭人体,伤及肺卫。因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疾病易于传变,且阳常有余,感受外邪后易入里化火、化热。小儿脾胃常虚,不知饥饱,若家长喂养不当则内伤乳食,停滞不化也易化火生热。正如《冯氏锦囊秘录》云:“小儿气禀纯阳,血气壅实,故脏腑稍乖,阴阳气变,即壅盛于内,熏蒸于外,乃发热矣。盖阴不能以配阳,血不能以配气,故凡疾作,属火俱多。”

西医学研究证实小儿发热多因病毒引起,但许多家长在疾病初期多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延误治疗。张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大量使用抗生素更会影响小儿脾胃功能,出现食积、厌食等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则正气不足,邪气易袭;且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易生湿、生痰,脾为湿困,则诱发其他疾病。故小儿易感邪化热,且热易反复,缠绵难愈。

1.2治疗兼养阴

张教授认为治疗小儿反复发热当开辟通道,驱邪外出,故用药多选芳香化浊之品,如藿香、苍术、厚朴等;同时配以清热解毒泻火的药物,如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青黛等,以达解表清里、降温退热的作用。但清热泻火解毒之品性味多苦寒,易化燥伤阴,且热病多易伤津耗气,古人曰:“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又曰:“湿热为病,法在救阴。”因此张教授认为治疗上应配伍养阴药物以顾护津液,“留得一分津液,便得一分生机”。

1.3方选达原饮

达原饮载于《瘟疫论》,原名达原散,为医家吴又可所创,用于治疗瘟疫病初期,如书中所言:“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热,嗣后但热而不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或兼往来寒热,其形如疟。瘟疫每夹湿浊痰滞,蕴结于内,邪浊交阻,表气不通,里气不达,伏于半表半里之间。因此在治疗时不可汗,汗则伤表气;不可攻下,下则伤胃气。当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张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临证时发热日久、易反复、舌苔厚腻、体温较高者,即可选达原饮治疗。方中槟榔为君,能消能磨,可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辛香化浊、祛痰截疟,二者共为臣药。三药可直达膜原,驱邪外出。如《瘟疫论》所说:“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毒邪伤津耗气,当配以养阴之品,白芍、知母清热滋阴,亦可防诸辛燥之药耗散阴津,与黄芩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根据临床症状,此方可加减药物配伍使用。若患儿高热,选用石膏、滑石、青黛;若兼乳食积滞,可加陈皮、半夏、浙贝母、焦山楂、麦芽、六神曲;若兼咽红、咽痒、鼻塞流涕,可加僵蚕、蝉蜕、苍耳子、辛夷。

2典型医案

案例樊某,女,7岁,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热3d。患儿自诉3d前因着凉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家长给予口服药(具体药名不详)治疗,效果不明显,当晚发热,体温达38.0℃,给予退热药后热退。就诊前1d体温再次升高,达38.9℃,伴咳嗽、鼻塞、喷嚏、流涕,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查血常规见白细胞升高。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风热犯肺证。治以疏风清热、表里同治。方药:草果6g、黄芩10g、知母10g、厚朴6g、槟榔6g、赤芍10g、桔梗6g、牛蒡子10g、竹茹6g、茯苓15g、陈皮6g、法半夏10g、青黛6g、滑石15g、浙贝母10g、石膏30g、青蒿10g、紫苏叶6g、苦杏仁10g、桑白皮10g、蝉蜕6g、辛夷(包煎)6g、板蓝根10g。3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2周后因他病来诊,诉上方服2剂即见效,体温恢复正常。

按语张教授在方中重用石膏辛寒清热,如张锡纯言:“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并配伍青黛、滑石清热解毒;小儿来诊时反复发热,其发热前因感受外邪而见鼻塞、流涕,故加桑白皮、蝉蜕、辛夷通鼻窍、散风邪;小儿脾虚湿困,则加陈皮、法半夏、浙贝母理气健脾化痰;青蒿芳香透散,可助邪外出,入阴分,以养阴生津。

(编辑/翟勇聪)

本文转载自岐黄微苑,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p/6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