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的天忽然变冷,路上咳嗽的人也多了起来,越咳越想咳,根本停不下来,别人烦,自己也难受,吃药好像也只能顶用一会儿,怎么办呢?请看今天小编带来的医案。
王某,男,75岁,农民,垫江县黄沙乡人。
年3月6日首诊:咽痒咳嗽20天。20天前受凉出现喉痒呛咳,越咳越痒,越痒越咳,痰少色白难咯。
鼻咽喉镜检查示慢性喉炎。舌质淡少津,苔薄黄,脉弦数。
西医诊断:慢性喉炎。
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风燥伤津,咽喉失濡。
治法:祛风润燥,宣肺止咳。
主方:加味喉科六味汤合玄麦甘桔汤。
处方:荆芥15g,防风15g,桔梗15g,甘草6g,僵蚕12g,木蝴蝶15g,蝉蜕12g,紫苏子10g,地龙12g,玄参18g,麦冬18g,白芍18g,五味子9g,薄荷12g,浙贝母18g,全蝎3g,白术18g。2剂,水煎服。
年3月8日二诊:口服中药后咳嗽次数较前明显减少,咽痒程度较前缓解,其余同前。
主方:加味喉科六味汤合玄麦甘桔汤。
处方:荆芥15g,防风15g,桔梗15g,甘草6g,僵蚕12g,木蝴蝶15g,蝉蜕12g,紫苏子10g,地龙12g,玄参18g,麦冬18g,白芍18g,五味子9g,薄荷12g,浙贝母18g,全蝎3g,白术18g。2剂,水煎服。
年3月10日三诊:诉仍咽痒,但是咳嗽次数较前减少,余治疗同前。
处方:荆芥15g,防风15g,桔梗15g,甘草6g,僵蚕12g,木蝴蝶15g,蝉蜕12g,紫苏子10g,地龙12g,玄参18g,麦冬18g,白芍18g,五味子9g,薄荷12g,浙贝母18g,全蝎3g,白术18g,黄芪30g。2剂,水煎服。
辨治思路与心悟:咳嗽一症,常见于肺系疾病,然临证日久,发现咽喉疾病也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起初遇到咳嗽,干咳频繁者,常考虑到风邪为患,选用简氏痉咳方(白芍、五味子、玄参、麦冬、牡蛎、贯众、蝉蜕、僵蚕、地龙、蜈蚣、甘草)等治疗,多数有效,少数患者仍不能改善,故逐步总结,借鉴他人经验,发现《喉科指掌》中的喉科六味汤治疗这类患者效果颇佳。
本方被称为“咽喉七十二症总方”“治一切咽喉无论红白,初起之时,漱/服可愈”。诸多咽喉疾病,均可以本方为基本方。
方中荆芥辛微温,祛风邪,清头目,利咽喉,消疮毒,有止咳祛痰、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解表解痉,与荆芥相须为用,增强祛风解表止咳之力;
桔梗辛、苦、平,行表达窍,开提气血,能载诸药上浮,协助荆防解表宣肺,增强利咽之力;
生甘草甘平,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桔梗合甘草即桔梗汤之意,具有利咽止痛之功;
僵蚕咸辛平,解表止痉,化痰散结;
薄荷辛凉,疏散风热。
全方共奏疏风解表、宣肺利咽、化痰散结之功。对于咳嗽不止,晨起较重,甚者为阵发性呛咳,干咳无痰或少痰者,效果尤佳。
如果患者鼻咽喉镜检查明确诊断咽喉炎,并有相应症状者,笔者径直选用本方为主治疗,无不获效!
本文来源《十年扎实中医路》。更多好文请从原书中查阅。……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十年扎实中医路》,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介绍作者笃信中医,刻苦读经典,躬身拜名师,勤勉做临床,10年扎实行医,成长迅速。本书就从读书、跟师、做临床三个方面真实记录了作者10年践行中医的宝贵心得和收获。读书篇既精选了作者苦读经典的体悟,又将众多名医名家经验融合其中,领悟于心;跟师篇再现作者10年来跟随众多名师所学、所获,其师既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又有身怀绝技的中医世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作者真实地记录各名医的学术精华和临证经验,许多都是首次披露,非常珍贵;做临床篇是作者10年潜心临证的所感所悟,多以第一手验案实例形式介绍,鲜活生动,尤其是注重剖析临证诊治思路,“授人以渔”!(扫码购书,限时折扣)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十年扎实中医路》。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认识中医药”,从短视频开始!
●用内经,注解伤寒,至今没有第二家!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