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本草之3贝母

老韩,中医硕士,主治医师,是一个工作在聊城的“非著名年轻中医”,与蒲松龄是同乡!不懂烟酒交际,只爱临证读书,善使针药结合,最喜疑难杂症!长得不算帅,脾气有点怪,但心肠还不坏!

贝母阶前蔓百寻,

双桐盘绕叶森森。刚强顾我蹉跎甚,

时欲低柔惊寸心。

贝母这个药,想必很多人知道,不少人喝过的川贝枇杷膏,其中一味重要的药物就是川贝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面上,以贝母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多达余种。

而贝母,可不是只有川贝母一种。

贝母的品种,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按照贝母的产地,可以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皖贝母和大别山贝母等。按照品种来分,可以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新疆贝母和舞阳贝母等。

在中药方子里,常见的基本上是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这三大巨头。

“贝母”最早的名字叫作“蝱”,在《诗经·廊风·载驰》当中就有记载:“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同时期的文献当中,贝母还被称作“莔”、“贝义”、“药实”、“商草”等等。

贝母大家见过,贝母的花可能就没见过了!

《神农本草经》里说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这里的贝母,主要指的是生长于黄河流域、尤其是山西地区的土贝母。

三大巨头的异同: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也称为雪山贝)等的鳞茎。入药的商品,可以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松贝主产于四川阿坝州,为川贝中最优品;青贝主产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处,品质仅次于松贝;炉贝主产于四川昌都、云南的德钦、大理等地,品质次于前两种。

浙贝——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有的方子里,浙贝母又写成“象贝母”。这既不是因为浙贝长得像大象或者象牙,而是因为道地浙贝母多产在浙江象山。当然,浙贝母的外形都比确实川贝母大得多。所以,有时候俗称“大贝母”。

土贝母——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以前的中医文献里面,提到的“贝母”,多指土贝母,主产地在黄河流域的山西地区。唐以后的文献中,提到的“土贝母”,又以浙贝母居多。大家在阅读文献的时候需要仔细甄别。

从功效上看:

川贝母和浙贝母,都有化痰止咳、散结消痈、开郁散结的功效。而川贝长于清热润肺、凉心散郁、性质温和,更适用于偏燥或者体弱者的咳嗽;浙贝长于清火散热、开泄通降、味道浓郁,适用于实证或者体质壮实者的咳嗽。

土贝母的作用主要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前文提到的《神农本草经》里面的讲述,主要就是土贝母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外科疾患上,比如:某些皮肤病、急性淋巴结炎、痄腮、肿瘤、外伤等。值得一提的是,土贝母有杀精的作用,想要孩子的朋友们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从价格上看:

差别就更大了!虽然号称三巨头,但是川贝母的价格,一直是一骑绝尘,远远高于浙贝母和土贝母。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三种贝母每公斤在全国各大药材市场的报价:数据截至年1月14日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无论是川贝母、浙贝母还是土贝母,都是寒凉性质的药物,寒性体质或者病证属于寒性的咳嗽,三种贝母都应当谨慎使用。

可能是川贝枇杷膏的广告太过深入人心,一提到“化痰止咳”,大多数人都会想起贝母。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咳嗽都适合用贝母治疗。吃错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所以切记,虽然贝母化痰止咳,但是它只能针对肺热导致的咳嗽,寒性咳嗽不能靠贝母来治病!

老韩小时候,属于先天的肺气不足,听家里的老人说,最多的时候,一年内住到8次院。经常因为受风寒而出现咳嗽、哮喘的症状,直到上了小学才逐渐改善。

为了我的病,父母打听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被人提及最多的就是“川贝蒸梨”:将一个梨掏空,放入川贝,锅里蒸熟。小的时候吃了很多,可是并没有出现人们说的那种效果。

等到长大学了医,回想起当初的症状,才知道自己小时候应该是肺寒所致,吃“川贝蒸梨”,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所以,老韩奉劝现在的家长朋友们,适当了解一些正确的中医知识,对家里的老人、孩子,都是有好处的!.

想了解更多内容

可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8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