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咳
川贝母说起川贝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一咳嗽,就会想起川贝炖雪梨这个食疗方,特别是秋天干燥引起的咳嗽,这个食疗方效果还是不错的,这里就用到了川贝母。
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以四川产者为道地药材。
川贝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川贝母,亦名贝母、川贝、尖贝。《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作用,用于肺热燥咳、肺虚久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者,亦可用于瘰疬、瘿瘤、痰核、乳痈、肺痈、肺痿等。
现代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痈、乳腺炎、百日咳、乳头皲裂、宫颈癌、前列腺肥大、婴幼儿消化不良等。
哪种川贝母质优川贝母均以表面类白色、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最好的为松贝,价格也最贵,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怀中抱月”、“观音坐莲”,“怀中抱月”是指松贝呈类圆锥状或近球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观音坐莲”是指松贝底部平、微凹入,平放能端正坐稳。松贝选择时切勿贪大,应是越小越好,一等松贝每50克有粒以上,也不能选择颜色太白的,颜色太白的可能是硫磺熏蒸过的。
常见伪品—平贝母平贝母为百合科平贝母的鳞茎,看起来与松贝有点相似,但价格相差甚远,要仔细辨别。
主要性状区别:外层鳞叶两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中央鳞片小,小瓣发育较差,不到顶且抱合不紧密,高度只有大瓣的2/3,且多留有缝隙,有黑线,漂白及熏硫后黑线不明显,底部凸出,偶有残存须根,不可直立坐稳。
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区别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两者均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作用,用于肺热咳嗽、瘰疬、乳痈等证,川贝母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浙贝母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为宜。浙贝母清热散结的作用较强。
使用注意1.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不宜用。
2.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如川乌、草乌、附子)同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