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石篇》
◎软化老痰顽痰的海浮石
海浮石非常轻,小指月说,世界上居然有这么轻的石头,这石头还有很多疏松的小孔,好像这石头会透气一样。
爷爷说,这海浮石又叫浮水石,以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者为佳。小指月说,爷爷,那这海浮石善于清理肺中痰结了。爷爷说,那你是怎么推断的呢?
原来爷爷从来不满足于小指月只知其然。更希望他能够知道药物功效背后的道理,这样就不会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上,进而能够去发掘背后的规律。
小指月早把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海浮石由于质清疏松,所以善入肺,而它又是从海里采集的,具有咸寒的个性,善于软坚硬散痰结,所以它可以软散肺中坚硬的痰结。但它毕竟是矿石类药,还能够沉降,所以能够引诸痰浊沉降出下窍,而有利尿通淋之功。
爷爷点点头说,正因为海浮石有这番本事。所以善干治疗顽固的老痰胶痰。那什么是老痰胶痰呢,难道痰还分老少?
有个病人咳吐痰块,这痰块非常硬,不容易稀释,其色黄暗。
爷爷说,这种顽痰在身体储积时间日久,胶结难出,不是一般化痰药能够化掉的,必须要用软化老痰顽痰的海浮石。
于是给这病人用二两海浮石,捣成细粉,小指月亲手制成蜜丸,然后叫病人不要喝酒,忌房劳,饮食清淡。一料海浮石丸还没吃完,咳吐老痰顽痰的症状就消失了,病人胸肺舒畅,如释重负。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中药大辞典》:海浮石拼音HǎiFúShí
别名水花(《本草拾遗》),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东医宝鉴》),浮海石(《玉楸药解》),浮水石(《医林纂要》),羊肚石(《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本草从新》
来源为火成岩类岩石浮石的块状物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胳。
①浮石: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
②脊突苔虫、瘤苔虫的骨胳:6~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清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原形态浮石(《千金方》)
炮制海浮石:洗净晒干,碾碎。煅海浮石:取净海浮石置沙罐内,置炉火中煅透,取出,放凉,碾碎。
性味咸,寒。
①《本草拾遗》:"平,无毒。"
②朱震亨:"咸。"
③《纲目》:"大寒。"
归经入肺、肾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肺、肾。"
功能主治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
①陶弘景:"止咳。"
②《本草拾遗》:"主渴。"
③《日华子本草》:"止渴,治淋,杀野兽毒。"
④《本草衍义》:"水飞,治目中翳。"
⑤朱震亨:"清金降火,消积块,化老痰。"
⑥《纲目》:"消瘿瘤结核疝气,下气,消疮肿。"
⑦《本草正》:"消食,消热痰,解热渴热淋,止痰嗽喘急,软坚癥,利水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水飞点眼。
注意虚寒咳嗽忌服。
《本草从新》:"多服损人血气"
复方①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②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海浮石、飞滑石、杏仁各四钱,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医学从众录》海浮石滑石散)
③治血淋,小便涩痛: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生甘草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④治石淋:浮石,使满一手,下筛,以水三升,酢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亦治嗽,淳酒煮之。(《千金方》)
⑤治小肠气,茎缩囊肿;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木通、灯心、赤茯苓、麦门冬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⑥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丹溪心法》)
⑦治消渴:浮石、青黛各等分,麝香少许。上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本事方》)
⑧治渴疾饮水不止:白浮石、蛤粉、蝉壳(去头、足)各等分。上细末,用鲫鱼胆七个,调三钱服,不拘时候。(《本事方》神效散)
⑨治疔疮,发背,恶疮:白浮石半两,没药二钱。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丸,冷酒送下。(《普济方》耆老丹)
⑩治耳底有脓:海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一字。上为细末。每用半字,吹入耳中。(《普济方》没药散)
⑾治疳疮久不愈:海浮石(烧红醋淬数次)、金银花。上海石二停,金银花一停,同为细末。每服二钱半,如签茶一般,日用二服。疮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服。(《儒门事亲》)
各家论述①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积块,咸能软坚也。"
②《纲目》:"浮石,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
中医故事——皂荚、皂角刺篇》旋覆代赭汤治呃逆
中医故事——《旋覆花篇》经常捶蹈胸部是何因
中医故事——《旋覆花篇》旋覆花拾珍
中医故事——《白前篇》白前治烟呛咳嗽
中医故事——《猫爪草篇》瘰疬专药猫爪草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咳而胸痛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能治痰郁的贝母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川贝母与浙贝母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贝母拾珍
中医故事——《瓜蒌篇》脏腑浊垢的润滑油
中医故事——《瓜蒌篇》大红瓜汤治肺炎痰喘
中医故事——《瓜蒌篇》带状疱疹后遗症
中医故事——《瓜蒌篇》瓜蒌拾珍
中医故事——《竹茹篇》一味竹茹治牙龈出血
中医故事——《竹茹篇》一味竹茹治呕吐
中医故事——《竹茹篇》救命的竹沥水
中医故事——《竹茹篇》小儿痰热神昏要药
中医故事——《前胡篇》能代贝母的前胡
中医故事——《桔梗篇》药物之舟楫—桔梗
中医故事——《桔梗篇》打水的智慧
中医故事——《桔梗篇》用排脓的思路洽顽固痤疮
中医故事——《桔梗篇》桔梗拾珍
中医故事——《胖大海篇》单味胖大海泡茶治咽炎
中医故事——《海藻、昆布篇》治瘰痛的单味药酒方
中医故事——《海藻、昆布篇》相反相激
中医故事——《海藻、昆布篇》海藻、昆布拾珍
中医故事——《黄药子篇》不一样的药引子
中医故事——《海蛤壳篇》黛蛤散治肝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