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祝凤鸣随笔江岸送别及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xftobacco.com/m/

祝凤鸣与表演艺术家李龙斌等策划徽剧《惊魂记》

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年8月。

《江岸送别》及其他

祝凤鸣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高居翰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系列

江岸送别

高居翰与安徽

一代大学者离世

年2月16日晚,朋友告诉我高居翰(JamesCahill)先生已于美国时间2月14日下午2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家中逝世,我颇感意外和惋惜。当晚,与柯文辉先生电话,柯老回忆起年高居翰来合肥的一些经历。随后,我又与高居翰先生前妻曹星原教授电话。曹星原现任教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为知名艺术史专家。电话接通,原来她正在加州,且当地时间为凌晨5点,我觉得冒失。曹星原说,两个小时后回你电话。随后,我们谈了近一个小时。

曹星原教授告诉我,高居翰先生患骨癌去世,享年87岁。与我话毕,她上午将与双胞胎儿子赴殡仪馆,商量葬礼之事。曹星原在美国,并非预感高居翰病情变化,而是到南加州为高居翰妹妹打理生活事务(她中重度失忆,生活不能自理,无儿女。自其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后,一直由曹教授照顾)。正当曹星原和大儿子在南加州为高居翰妹妹忙碌时,收到双胞胎二儿子从北加州伯克利打来的电话,告诉她父亲高居翰去世的消息,她马上与大儿子赶赴伯克利。

年8月13日,高居翰出生于美国加州,是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享有世界性学术声誉。他曾长期执教于伯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系,并担任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还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外聘专家,对中国书画类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功不可没。

高居翰是最早将海外汉学研究与德国传统艺术史研究相结合,并融入社会美术史研究方法的专家。他充分利用世界各地博物馆资源,融会广博的汉学学识与细腻敏感的阅画经验,著述繁多,且皆为通过图像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典范。年,高居翰获得伯克莱加州大学颁发的终生杰出成就奖,并先后被全美艺术学院协会授予艺术史教学终身成就奖、艺术写作终身成就奖。

高居翰重要著述包括《中国绘画》、《中国古画索引》及诸多重要的展览图录。他计划撰写一套五卷本中国晚期绘画史,依次出版有《隔江山色:元代绘画》、《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山外山:晚明绘画》。据曹星原介绍,高居翰后两本关于清代绘画的专著最后决定不再写,只写了一本关于清代盛世时世俗绘画的书。

年,高居翰受哈佛大学极负盛名的诺顿讲座之邀,以明清之际艺术史为题,发表研究心得,后整理成《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一书,中国学者范景中教授推许该书为20世纪最好的一部中国绘画史论著。年,高居翰又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普顿讲座之邀,发表研究成果,后整理成书《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

就我目之所及,高居翰尚有《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稿》等书行世。而最近一本《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年出版,是之前一年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两位博士生的远程合作。

我以前在合肥逛旧书店时,见过台湾出版的高居翰部分著作大开本。年后,上述诸书除《风格与观念》外,陆续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还有一些待出。这些著述,视角独到,问题意识强烈,语言矫健而明晰,令我印象深刻。

高居翰(JamesCahill),年-年。

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

高居翰与安徽之缘

年,高居翰作为考古代表团成员第一次来中国。年,他又作为中国古代绘画代表团主席,再来中国。年秋季,高居翰在北京盘桓数月,研究故宫博物院藏画(包括渐江绘画),随后登临黄山。

年5月,安徽召开“纪念渐江大师逝世三百廿周年暨黄山画派学术研讨会”,中外多位学者专家齐聚安徽,高居翰也应邀来到合肥。

这次活动,堪称当代安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共展出渐江等明清35位画家余件作品。这些珍品画作,除安徽博物馆的收藏外,均由马彬、柯文辉、陈传席代表会务组从全国23家博物馆及5位个人收藏家手中借来。

此次借画,趣闻甚多,令人感叹年代社会文化氛围。柯文辉回忆,当初他到北京“创造社”老成员李初梨先生家借画,一张渐江,一张程邃,均是四尺三开的山水。柯文辉在李老先生家将外裤脱下,用鞋带扎紧两个裤口,一个裤筒里放一张国宝级名画,独自一人坐火车硬座带到合肥。

那次在稻香楼宾馆召开的“黄山画派学术研讨会”上,高居翰被安排在第一天晚上演讲。他放弃了原先准备好的相对乏味的主题(有关美国所藏黄山画派绘画),作了个配有幻灯片的演讲,从印章、皴法、设色诸方面进行图像风格分析,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即故宫博物院所藏渐江《黄山图册》,是渐江同时代安徽画家萧云从所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70幅《黄山图册》,是黄山画派最著名代表作之一,一直公认为渐江真迹。高居翰之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谢稚柳、徐邦达等先生随即展开质疑和反驳。后来,这些争论文章均刊载于年1月出版的《朵云》杂志上。高居翰据那次演讲写出的论文《论弘仁〈黄山图册〉的归属》,收入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年出版的《风格与观念》一书。

年5月,中国国家文物局“七人鉴定小组”鉴定《黄山图册》为渐江真迹。谢稚柳的鉴定结论为:是真的,但“是渐江作品中最差的,它有萧云从的派头,高居翰也有说得对的地方……高居翰目的也是研究,不可能突然袭击,为了其他目的,关键他看不懂画的本身,只是抓到一些外形,至于设色问题不是主要的。”

作为美国研究中国画的资深专家,高居翰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偶尔也会产生误差或误鉴。但他新颖的视觉和研究方法,精湛的鉴定功底,在此次研讨会上,还是赢得了朱季海等先生的称赞——就当时国内学界来说,高居翰将渐江作品与萧云从作品以幻灯片的形式作比较分析,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年代初,高居翰与曹星原一起还来过安徽蚌埠,看望岳父母。年夏天,曹星原带着两个帅气的混血儿双胞胎男孩,与朱乃正先生来到合肥(其时曹星原已与高居翰分居,与朱乃正一起到安徽筹备“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我特意安排我两个双胞胎儿子去机场迎接——两对双胞胎,一对14岁,一对13岁,在机场颇惹人眼目。我对曹星原说,这两个孩子眼睛很像他父亲高居翰,曹星原笑笑说,也有人说像我。如今,曹星原两个孩子双双考入美国名牌大学,令我欣慰。

高居翰的文化意义

“想成为一个诗歌研究专家,就必须阅读和分析大量诗歌作品;想成为一个音乐学家,就必须聆听和分析大量音乐作品。”在《气势撼人》(三联简体版新序)一文中,高居翰特别强调研究中国绘画,必须全身心沉浸于大量绘画作品,并对某些作品投入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10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