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某地有一妇人,虽已生了三胎,可却都死了。而且分娩后,产妇几乎不能呼吸了,急得婆母和她丈夫非常苦恼。转年第四子又诞生,没多久婴儿就夭折了。老婆母得知后气得都要发狂,大吵大闹,要儿子与媳妇离婚。儿媳听到伤心地痛哭起来,家中一阵的骚乱。正在此时,有一郎中从他家门前走过,听到老婆母的怒骂声和妇人的哭泣声,止住了脚步,向邻居们打听着……郎中也不敲门,推开门来到屋里,郎中看到一妇人脸色土青,坐在床上流着眼泪哭着。来到妇人面前细细端详,转瞬之间他发现这妇人已患了重病。“你是否生产下婴儿后就不能呼吸?而生下的孩子立刻就死了吧?这是因你得了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原因。别再哭了。你们也别再着急,我能帮助你治好你的病,让你生个健康的孩子。”郎中慢慢地对他们说道。郎中经过长时间的诊脉,证实了病情。这时已转悲为喜的儿媳妇,急忙下床来,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向郎中三拜九叩地求郎中为她医治。老婆母和她儿子将原先巫师的事,对郎中讲了,并对他产生了信任感。郎中用命令的口气对老婆母说道:“快让你儿子去采药来,所采之药,其叶细长,茎端带花,花暗紫色,刨出的地下茎,就像我们吃的蒜一样的鳞茎。快去将药采来!”老婆母的儿子数日间都按郎中的吩咐去采药。然后将药洗净,用水煎煮后,让妻子服下。过了近三个月的功夫,因每日连续服药,儿媳的脸色又恢复了姑娘时代的红润和富有光泽,体力也得到了恢复。没过多久,儿媳终于又怀孕了。时隔十月,生下了十分健壮的男孩。这次没有使他们失望。孩子出生后,每日都大声地哭着,大口大口地吸吮着母奶。这家终于喜得贵子,使家庭气氛一下子充满了阳光。喜悦,欢乐,老婆母尽管缠足脚小,但仍每日抱着孙子在屋里走来走去……出了满月后,老婆母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携带礼品,前去郎中家道谢。郎中高兴地接待了他们,寒暄过后,他们向郎中打听起有关药名的事。郎中对他们说道:“其实,药效是知道,只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这时早已笑逐颜开的老婆母,抱着孙子,对郎中说:“先生,我给它起个名字怎么样?”“啊!那可太好了!”“这种草药,帮助了我儿媳,让她生了个胖胖的大宝贝儿子,我看取这个‘贝’字,再加上‘母’字,合起来就是‘贝母’,先生您看如何啊?”于是,救了这个家庭的草药,就以贝母命名了。在此以前,只是被称为“苦菜”或“苦花”。自从发生以上的故事以后,贝母的名字一直延续使用至今日。
贝母临床主要分两种,产于浙江的被称为浙贝母,产于四川的被称为浙贝母。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主治:虚劳久咳,肺热燥咳,肺痈吐脓,瘰疬结核,乳痈,疮肿。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经、心经。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