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拘无束,随遇而安蒲公英

无拘无束,随遇而安——蒲公英

简介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气微,味微苦。一叶多,色灰绿,带根者为佳。

---------《新修本草》

蒲公英基本概述

: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临床应用

1痈肿疔疮,乳痈,肺痈,肠痈,瘰疬

蒲公英苦寒,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症。主归肝、胃经,兼能通乳,故为治乳痈要药。治乳痈肿痛,单用浓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药渣外敷;或与全瓜蒌、金银花等散结、解毒药同用;治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紫花丁地、野菊花等药同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治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治疗瘰疬,常与夏枯草、连翘、浙贝母等药配伍。蒲公英解毒消肿散结,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治咽喉肿痛;鲜品捣敷还可用治毒蛇咬伤

2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蒲公英清利湿热,利尿通淋作用较佳,常用治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药同用;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药同用。

此外,蒲公英还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配伍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药

:煎服,10—15g克。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蒲公英的传说由来

相传,有一位未婚的姑娘,因患了乳痈,胸部红肿痛痒,但又羞于开口。姑娘的母亲知道后,嘀咕道:“一个未婚姑娘家怎么会染上奶疮呢?”姑娘有口难言,烦闷抑郁,趁午间母亲熟睡后,便来到河边欲投河自尽。

当时河边正好有个姓蒲的渔翁在捕鱼,发现姑娘投河后,急忙救起这姑娘。渔翁问清姑娘自尽的缘由,一面叹息姑娘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一面叫自己的女儿蒲英去后山采了一种草药,捣烂后敷在姑娘的患处,红肿症状有所缓解。姑娘欣喜,之后几天又找蒲姓渔翁和蒲英为自己敷药,连敷一段时日后,姑娘的乳痈痊愈。后来,她将治好自己乳痈的草药种在自家的房边空地上,以纪念蒲家父女的救命之情,并把这种草药起名为“蒲公英”。

蒲公英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蒲公英主要含有有机酸类成分有:咖啡酸,绿原酸,伪蒲公英甾醇棕榈酸等;挥发油:正己醇,樟脑,正辛醇,反式石竹烯等;黄酮类成分:槲皮素-3-O-葡糖糖苷,槲皮素-3-0-β-半乳糖苷,槲皮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香叶木素,芹菜素等。

2药理作用

蒲公英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TMP之间有增效作用。蒲公英第三部分水提取物能活化巨噬细胞,有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提示蒲公英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尚有利胆、保肝、抗毒素及利尿作用。

THE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黄维吉

排版:黄维吉

期待您的分享、点赞和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z/7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