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勇教授学员治愈不欲饮食1月余腹痛十余

孩子会不会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90603/7189490.html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何庆勇教授学员医案分享

您是否在行医过程中遇到过不欲饮食,腹痛的患者?您是怎样医治的呢?今天为大家带来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何庆勇教授学员的医案分享,快来一起学习吧!

医案分享1患者详情

患者:程某、男、72岁。

初诊日期:年4月5日。

主诉:不欲饮食1月余,腹痛十余天。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出现不欲饮食,见饭就够,每整天都喜眯着眼偎在床上,倦怠不愿动弹,不愿说话。脾气大,一不投脾气就发火。十余天前,吃了一个草莓后,开始腹胀痛,纳少尤增,人更瘦,来诊。

刻下症:不欲饮食,口略干,晨起口苦,左上口唇有一疱疹。乏力,总欲眯眼偎在床上不愿动弹,不愿说话。心烦,一不投脾气就发火。不欲饮冷,吃凉,腹胀痛加重,全身怕冷。大便2~3次一行,不成形,小便尚可。

查体:体温35.9℃,手脚凉。腹略膨隆,听诊肠鸣音3~4/分钟,叩击鼓音。剑下及脐周压痛,以右胁下莫菲氏点下缘7~8㎝处,巴掌大区压痛,麦氏点外上方压痛为甚,反跳痛存在。舌偏红,苔薄白,有液线,脉弦细弱。

2方证辨证

《伤寒论》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论》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何师《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总结大柴胡汤的方证:面色偏红,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口苦,胸腹胀满,按之疼痛,大便干结或胁热下利苔,苔黄,脉弦而有力。大柴胡汤最主要的方证是口苦大便干,或按之心下满痛者。本案患者心烦,口苦,略干,腹胀痛,大便2~3日一行,符合大柴胡汤证,故方证辨证为大柴胡汤证。

《金匮要略.卷上.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何师总结大黄附子汤的方证:身体一侧偏痛,全身畏寒,肢冷,大便干数日一行。本案患者右胁下疼痛,全身偏怕冷,手脚凉,大便2~3日一行,脉弦细弱。符合大黄附子汤证,故方证辨证为大黄附子汤证。

3诊断

诊断:大柴胡汤证合大黄附子汤证。

治疗:方用大柴胡汤合大黄附子汤。

柴胡18、清半夏9、生姜15、麸炒枳壳20、白芍30、大黄4、黄芩9、黑顺片10、细辛10、大枣9

(以上单位为克)三剂,康仁堂全成分中药配方免煎颗粒,日一剂分两次,每次需用开水溶开,打开锅盖及抽烟机煎3分钟,温热喝。嘱大便有可能偏稀或次数多,超过三次以上,将中药再多煎几分钟即可。

二诊:年4月8日。

患者及家属满脸笑容的来诊。说药真管用。愿意吃饭了,也愿意说话和干活了,嘴上疱疹已结痂。大便日1次,没有拉肚子。家门口有一片空地,老俩还种起小菜来。右下腹疼痛消失,右胁巴掌大块区域疼痛减轻40%,好着急、生气、发火好转40%。清.黄元御《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下气汤,治滞在胸膈右肋者。”何师总结下气汤方证:“胸闷,气短,右胁肋胀痛不适,多与情志不畅有关。”本案患者右胁肋疼痛,好着急、生气、发火,符合下气汤方证,故方证辨证为下气汤证。

诊断:下气汤证和大黄附子汤证。

治疗:方用下气汤合大黄附子汤。

茯苓12、炒苦杏仁12、生甘草8、陈皮8、清半夏12、白芍8、浙贝母8、五味子4、大黄5、黑顺片12、细辛15

(以上单位为克)康仁堂全成分中药配方免煎颗粒

三诊:年4月11日。

患者一早打过电话来说,我都好了,还继续吃药吗?因患者一诊二诊时小忙,未及留取其照片,建议其再来检查。查体:患者右胁下及右下腹部,触诊未有疼痛。昨日回访,食欲好,心情畅,未再作痛,告愈。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z/7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