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个远房亲戚,人体脏腑器官也不例外,譬如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有关生殖的器官,也算是肾的“远房亲戚”了。对于男性朋友而言,肾的“远房亲戚”中,有一个却比较娇弱——前列腺,时不常地就会遭受疾病的冒犯,尤其是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算得上是前腺疾病中的VIP,困扰了不少男性朋友,那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滋味,想必也是不少人的心病,如何解决前腺问题?百年名医告诉你!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于氏多年来也致力于该类病症的研究,运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收到了满意疗效。
一、前列腺炎症,清热利湿通淋、行气活血散郁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往往由致病菌经尿道或从其他病灶经血行而至前列腺引起,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两种,其中以后者最为多见。慢性者可由急性期迁延不愈转变而成,但大多数患者常无急性前列腺炎的病史。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前列腺体内发生化脓性炎症,表现为充血、肿胀、炎性渗出,慢性者尚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如纤维组织增生广泛时可使前列腺缩小,表面不光滑。另外,本病在慢性期由于腺体内的炎性渗出物引流不畅,因此常缠绵难愈。
前列腺炎在中医学中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并伴有会阴部胀痛、腰部酸疼的主要临床表现,当属“淋浊”、“腰痛”的范畴。
于氏认为,本病总由湿热下注,蕴结不散,以致经络气血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引起。急性前列腺炎以湿热下注为主,慢性前列腺炎系正虚湿热久留,故可有肾气亏虚的证候。湿邪久留,阻滞气血运行,致使脉络瘀阻,瘀血结滞,所以在慢性前列腺炎也可见前列腺肿大、压痛及舌暗舌瘀、脉象沉涩的表现。
既然前列腺炎以尿频、尿急、尿痛、苔腻、脉滑及会阴部胀痛和前列腺肿大、压痛、舌瘀、脉涩为主症,病机属湿热郁结、气机阻滞、血行瘀滞。因此,其治疗原则即立清热利湿通淋,行气活血散郁。选方用药,以当归贝母苦参丸(汤)为主,合入导赤散,组成基本处方。
基本处方:当归20g,浙贝母15g,苦参30g,木通10g,甘草10g,赤芍20g,柴胡20g,连翘30g,赤小豆20g,瞿麦15g,萹蓄15g,滑石15g。水煎,分二次服。
方义:当归贝母苦参丸,原是仲景为血虚热郁、津液涩少之妊娠小便难而设的方剂。因当归和血散瘀;贝母专治热淋,《金匮玉函二注》载“贝母非治热,解郁则热散;非淡渗利水也,结通则水行”;苦参清热利湿,主“癥瘕积聚……尿有余沥”(《本草纲目》),共奏清热利湿通淋、和血散郁消癥之功,故用于前列腺病症,可谓恰到好处,药中肯綮。合入导赤散之主药木通、甘草,加上清热利湿的连翘、赤小豆,以及利尿通淋的萹蓄、瞿麦、滑石。柴胡、赤芍以行气,和血,止痛。全方合用,即具清热利湿通淋、行气活血散郁的作用,因此前列腺炎症服之有效。
常见加减:
急性炎症,加蒲公英30g,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
慢性炎症,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不明显,或兼肾阴虚,或伴肾阳虚,去通草、甘草、萹蓄、瞿麦;肾阴虚损者合入知柏地黄汤,肾阳虚衰者,合入济生肾气汤。
尿血,加小蓟20g,侧柏叶30g,白茅根30g。
腰痛,加川续断30g,狗脊30g,桑寄生20g。
阳痿,加巴戟天12g,淫羊藿20g。
前列腺质硬、瘀结不化者,加三棱10g,莪术10g,穿山甲10g。
典型
病例
窦某,男,31岁。
年1月9日就诊。
患者尿道口灼热,排尿时会阴部胀痛二月,医院直肠指检:前列腺稍大而硬,前列腺按摩液检查:脓细胞11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诊为前列腺炎。刻诊:尿道灼热疼痛,排尿时会阴部胀痛,伴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此属肾虚兼有湿热,治宜滋补肾阴、利湿清热,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处方:生地15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20g,泽泻20g,当归20g,浙贝母15g,苦参30g,连翘30g,赤小豆20g,桑寄生20g,泽兰12g,牛膝12g。水煎,二次分服。
1月14日复诊:服药4剂,尿道灼热消退,腰困、发热亦有减轻。上方有效,去牛膝,加木通10g,蒲黄10g,继服6剂。
1月21日三诊:会阴部胀痛明显减轻,腰痛、发热缓解,前列腺液检查正常。嘱服用成药六味地黄丸一盒以巩固疗效。
二、前列腺肥大,补肾益气通闭、清热利湿消癥
前列腺肥大亦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或前列腺增生症,是常见的男性老年病之一,大多数发生在50~70岁。轻者并不引起尿路梗阻而只发生小便困难;重者,开始时小便次数增多,以夜间为甚,随着小便排出困难,有余沥不尽之感,严重时要用力努挣才能排出。由于尿液长期不能排尽,可发生慢性尿潴留,以致尿液自行溢出或夜间遗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有结石者,可伴有尿血,发生肾盂积水时,可出现高血压。直肠指诊可扪及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有弹性。
中医学也无前列腺肥大的病名,而从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来看,应属“癃闭”的范畴。正如《类证治裁》所载:“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闭为暴病,癃为久病。闭则点滴难通……癃则滴沥不爽。”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高肾气衰弱,气化不及州都,令溺不能正常排出,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二是癥块积于下焦,压迫尿道,使尿液流畅受阻,像张景岳说:“或以败精,或以积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
于氏根据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不畅、尿液潴留而常常并发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小便频数、灼热、涩痛,苔黄腻、脉滑数等膀胱湿热之证及本病常因过食辛辣、饮酒,致使湿热蕴结,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引起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的临床实际,认为本病病本在于肾虚气化不及和癥积压迫尿道,病标则在于膀胱湿热蕴结。因此,治疗常立补肾益气通闭、清热利湿消癥之法,并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选方,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汤)合导赤散、消瘰丸(汤)加减,缓解期以济生肾气汤或知柏地黄汤加味调理。
基本处方:当归20g,浙贝母15g,苦参30g,甘草10g,木通10g,玄参15g,生牡蛎30g,连翘30g,赤小豆20g,滑石15g,赤芍30g,王不留行10g,海藻15g,夏枯草15g。水煎,分二次服。
方义:当归贝母苦参丸清热利湿通淋、活血化瘀消癥,是于氏治疗前列腺病症的基础方。导赤散清热利水,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基础方。玄参清热消肿,牡蛎软坚散结,贝母清热化湿消癥,三药组成消瘰丸,又是治疗痰湿结聚的基础方。于氏以此三首基础方为主,取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散瘀消癥的综合效用,又分别加上清热利湿通淋的连翘、赤小豆、滑石,活血化瘀的赤芍、王不留行,以及软坚散结的海藻、夏枯草,使本方更加适合临床实际,所以用于前列腺肥大复发期或病重期的治疗,常能获满意疗效。
常见加减:
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明显,加萹蓄15g,瞿麦15g,败酱草20g。
尿血,加小蓟20g,侧柏叶30g,藕节炭15g。
并发泌尿系结石,加鸡内金15g,海金沙15g,冬葵子10g。
前列腺增大、硬结,加三棱10g,莪术10g,泽兰12g,琥珀(冲)6g。
兼肾阴虚损,或伴肾阳虚衰,去甘草、木通、滑石,肾阴虚者合入知柏地黄汤(重用生地、山萸肉、猪苓、泽泻),肾阳虚者,合入济生肾气汤(重用附子、肉桂、牛膝、车前子),并加入泽兰12g,琥珀(冲)6g。
典型
病例
张某,男,70岁。
年7月31日初诊。
夜尿频繁,尿急、尿频、尿等待三年。经用尿通、前列康等药治疗,症情反复不已。B型超声波检查、肛门指检:前列腺增大,大如鸽卵,中央沟消失,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此次复发,并尿血一天。刻诊:形体消瘦,头晕乏力,腰酸困痛,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于氏诊为癃闭,证属湿热蕴结,气血阻滞,气化不利,治拟清热利湿止血、活血通络消癥。
处方:
当归20g,浙贝母15g,苦参30g,生地15g,甘草10g,木通10g,竹叶10g,生牡蛎20g,夏枯草15g,瞿麦15g,滑石15g,小蓟20g,侧柏叶30g,白茅根30g,王不留行10g。水煎,二次分服。
8月7日复诊:服上药6剂,尿血消失,小便畅快,乏力、腰困也有减轻,夜尿仍多。去小蓟、侧柏叶,加玄参15g,益智仁20g,继续治疗。
8月20日三诊:服上药半月,小便畅通,夜尿由治疗前的4次变为1次,精神、体力都有好转。又以上方改汤为丸,并加琥珀冲服(一日3g,分次服完),再治一月,以巩固疗效。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2版)?内科专家卷:于己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士卿,邓沂,于善战,李金田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白癜风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