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中药聊一聊干燥的半夏那些神奇的功效

随着连续的高温预警,我们进入了热死人的三伏天,在这没了空调就要脱水到干瘪的好日子里,我们就讲讲让人更加干燥的半夏吧~

1.化痰止呕

半夏,因在农历五月方才生根发芽而得名。是一个很好用的化痰药,以燥湿化痰而闻名。半夏能祛痰,是因它性温燥辛散,力能降泄,凭此力可将痰湿从身体排出。说到这,要先谈谈中医的治痰法。

痰湿是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所以治痰的时候,不能仅着眼在祛痰上,因为痰只是病理产物,就好像鼻涕是感冒的产物,我们不能只擦鼻涕。

痰湿大体上可以分这几种:大量水湿停聚的湿痰;寒凝气机致水停的寒痰;热灼津液的热痰;燥邪扰肺的燥痰(仅肺中有)。

我们就要按照他们不同的成因,来设计不同的治法,湿痰当然就要“排水”治,寒痰要配温通药,热痰配清热药,燥痰用贝母、瓜蒌一类边润边祛痰。

半夏性温燥+辛散,显然最适合治湿痰和寒痰,辛味以散痰,温性以驱寒。

热痰呢,如果痰量比较多,可以半夏配伍黄连、黄芩,痰量较少的话就别用半夏了。

而黏腻难咳的阴虚燥咳是万万不能用,因为此种痰是因燥而生,再用上燥热的半夏,怎么能治好呢,只能用竹茹、浙贝一类凉润化痰药,才是正法。

除了祛痰,半夏还能降逆止呕。

半夏的辛散性,不仅可以将痰湿向下推动去除,还可以向下推动胃气,以达到降逆气的作用。

胃气一旦上逆,即会产生恶心、呕吐之感,半夏降胃气,而消呕恶之感,这就是半夏止呕功效的来历。

说到止呕,在各种炮制半夏中,以姜半夏的降逆止呕效果最佳。生姜本身就有止呕的效果,且可以解半夏的毒性,这两个家伙靠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解毒又加强降逆止呕,妙啊!

2.散结消痞

结,就是身体里结聚而生的一些肿块、肉瘤。

痞,就是气血不通产生的一种满闷、肿胀感。

二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像是气郁、气虚、血瘀、痰阻等等,其中因痰阻而生者,用半夏治疗最适宜。

半夏本身虽没行气、开破之力,但是由于痰湿阻滞导致的痞闷,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半夏通过消痰,像拿锤子一点一点将不通的路凿开一样,从而使大路通开,气机通畅,那么痞满的感觉,有形的结块自然就消失了。

当然,半夏主行脾肺,天南星主行经络,我们要根据结聚、痞满的位置来灵活选择主药。

3.炮制

半夏属于天南星科,这个科目的植物大多都有毒性,因为里面含有碳酸钙针晶,像无数微型的针头,对皮肤黏膜有刺激。

其实,以前小时候最常吃的大芋头也是这个科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只是芋头毒性没有那么强,只有在削生芋头的时候手会感到肿胀麻木,这就是轻微的中毒现象,经过高温后碳酸钙针晶结构破坏,所以煮过之后就可以放心的吃了~

为了消除半夏的毒性,我们有多种炮制手段,炮制手段不同,药性也有差别,在使用的时候我们要区分清楚:

最常用的,用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温燥性较强。姜与半夏皆降逆,所以姜半夏就是降逆加强版,适合痰饮上泛作呕或者寒痰呕吐者。

先用甘草煮出溶液,倒入石灰液中再浸泡半夏。温燥性较姜半夏缓和,可同时燥湿化痰、调和脾胃。

用8%白矾水溶液浸泡半夏。温燥性较小一些,适合体弱多痰,寒湿不重的患者。这也是我平时习惯用的。

来源/苏叶猫

内容转载自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