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男,23岁。
主诉左脚小趾有多个小水泡,医院皮肤科检查后诊断为足癣(脚气),予派瑞松,因听说内服当归龙荟胶囊可治此症,故向本人咨询。余查其舌脉,舌红苔薄白,脉弦。
R:
黄柏9g苍术12g薏苡仁15g牛膝6g
土茯苓30g白术12g
7剂
医话:
体癣即人体感染真菌所致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此症虽为外感,但亦与内在脏腑之强弱有关,犹如流行性感冒,相同条件下总是免疫力低者易患。足癣患者往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体质辨识为湿热,所以传统医学认为此症是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蕴久化热,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所致,而当归龙荟胶囊中龙胆草、三黄清热燥湿,芦荟、大黄清热泻下,对于足癣属湿热证,尤其是热重于湿者确有作用。本例患者热象不重,用之并非十分适宜,故改予四妙散加减。四妙散中黄柏、苍术、薏苡仁分别燥湿、化湿、渗湿,再加上牛膝导药下行,对湿热下注者极为切证。土茯苓除湿解毒,且性味甘平,白术可配苍术健脾祛湿。我还给了他一个足浴的方子,嘱水煎外用后再抹西药,效果更佳,方为青木香60克、百部30克、苦参10克、地肤子30克、黄柏10克、艾叶10克、川椒6克。一周后患者反馈水泡已消,内外均不更方,嘱再用5剂以防复发。
青木香是马兜铃的根,国家已明令禁用,可以用土槿皮30克代替。药店曾问是否可以用木香代替青木香,我认为不行,看到网上有人认可,我实以为大谬矣!青木香是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根,木香是菊科植物木香的根;青木香功效平肝止痛、解毒消肿,木香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木香代替青木香,就像是用茯苓代替土茯苓,既不对证,也不对症,岂可因名字相似就相同视之?西药普鲁卡因和普鲁卡因胺也是一字之差,前者是局麻药,后者是抗心律失常药,从没见谁敢用普鲁卡因代替普鲁卡因胺。还有人狡辩说中药抓错也没关系,反正吃不好也吃不坏,就是这些人毁了中医。中药学与中医学一样博大精深,例如赤芍和白芍都是芍药的根,前者清热凉血,后者养血柔阴。川贝母和浙贝母一主产于四川,一主产于浙江,前者长于化痰止咳,且寒性较弱,后者则长于散结消肿,二者价格相差7倍到50倍。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何者?水土异也。”我们买水果尚且考虑产地,何况是药。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也很大。以半夏为例,生半夏长于消痞散结,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半夏曲能化痰消食,竹沥半夏药性由温变凉,能清热化痰。有的药更是要几蒸几晒,炮制数年,如此这般功效自然不同凡响。《伤寒论》中记载过一种甘澜水,又叫千扬水,就是把水扬起千遍,有人解释说水在扬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微小的真空泡,真空泡破裂时产生冲击波,从而使水分子之前电荷的排列更加有序,产生很强的电解特性。水扬千遍,或许真的有所不同吧。此外,药用部位也会对药效造成影响。以当归为例,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和血用全当归。
我曾听过一场中药大师金世元先生的讲座,金先生说传统中医药行业对药师的要求特别高,因为药师是患者接触的最后一位专业人士,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药师不但要精通中药鉴别、中药炮制,还要会审方,为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权对禁忌配伍和超量用药提出质疑和拒绝调剂,相当于半个医师。现在的中药质量已经够让人忧心了,一些小药店还让非专业人士人保管(储存)、售卖中药,我本人就经历过小药店将几种药材拆掉包装后放在一起,结果售卖时“药师”无法区分的尴尬情况,如此下去中医难保不会亡于中药。
田耿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