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列为草部中品。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开始将浙贝母与川贝母品种区分,两种贝母的价格也渐渐开始出现反差,呈现天壤之别。
于是,越来越多的川贝母掺假事件频繁发生,中医药行业人士和广大消费者都要掌握一些鉴别要领,以防上当受骗。
下面就带大家学习一些专业的鉴别技巧和用药误区。
图:流感高发季药店川贝母售价高昂
01
川贝母药典正品鉴别
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将川贝母划分为六个品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相对应的商品名或习称分别为青贝、松贝、炉贝、秦贝、大贝等。
川贝母——松贝
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的干燥鳞茎。鉴别要点:鳞茎圆锥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外层2枚鳞片通常大小悬珠,大鳞片紧抱小鳞片,习称“怀中抱月”,顶端尖,闭合,鳞茎盘微内凹至平。质硬而脆,产四川、青海。
川贝母——青贝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的干燥鳞茎。鉴别要点:鳞茎卵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外层鳞片2枚,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稍尖,通常显著开裂呈叉状,鳞茎盘微内凹至平,瓷白色,味微甘。产四川、青海、西藏。
川贝母——岷贝
为百合科植物甘肃贝母(别名岷贝)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的干燥鳞茎。鉴别要点:鳞茎圆锥形,高0.25-0.5厘米,鳞茎盘平或微凸,其余同松贝;产甘肃、青海、四川。
川贝母——炉贝
为百合科植物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的干燥鳞茎。鉴别要点:鳞茎长圆锥形,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褐棕色斑纹,习称“虎皮斑”,2枚鳞片通常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尖,显著开裂,鳞茎盘外凸,味微甘;产四川、云南、西藏。
02
易冒充川贝母的混淆品
贝母混淆品——伊贝母(药典品)
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walujewiiRegei的干燥鳞茎。鉴别要点:外层2鳞片其中1枚稍小或大小近相等,鳞茎类扁圆锥形,顶端圆钝或尖,通常微开裂呈圆孔状,鳞茎盘微内凹至平,表面有“虎皮斑“,微苦;产新疆天山地区。
川贝母混淆品——平贝母(药典品)
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的干燥小鳞茎。最常用于冒充川贝母。
鉴别要点:外层2鳞片通常大小近相等,或其中1枚稍小,鳞茎扁球形,鳞茎小,顶端平,开裂,鳞茎盘内凹,表面长具“虎皮斑”,味淡、微苦,产东北、河北东北部。
浙贝母——珠贝(药典品)
浙贝母分大贝和珠贝两种,都是百合科植物浙贝母干燥鳞茎。大贝去心,珠贝未去心。大贝直径在两厘米以上,饮片为切片形,和川贝母比较好区分。
珠贝呈扁圆形,高1—1.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常有人用小号的珠贝掺到川贝母中冒充。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川贝母价格如此高昂,简直让人吃不起。现在川松贝在药店的售价高达6—9元一克,多年来价格持续上涨。原因是川贝母多为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但近些年,种植的川贝母“太白贝母”已经繁育成功,未来川贝母的价格可能会趋向稳定。
图:人工栽培的药典正品川贝母“太白贝母”
03
川贝母常见使用误区
川贝母,大家都知道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宜用来治疗肺燥,或肺热伤阴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干咳无痰、咯血,或口鼻干燥、苔少舌红、脉细数等症。
图:川贝母粉蒸梨是治咳嗽的传统药膳
但是有些情况用了川贝母,即为犯禁。归纳之,有如下几点:
1.感冒风寒咳嗽,是使用川贝母的误区之一。外感风寒咳嗽,系由风寒袭表,致腠理闭塞,肺失宣降引起,其证除咳咯清痰外,常伴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应解表散寒,宣肺止咳。若用川贝母清之,是为以寒治寒;润之,必留恋邪气,并助痰之生。
2.痰湿咳嗽,是使用川贝母的误区之二。痰湿咳嗽,其证多见咳嗽,痰多色白,痰出咳止,且伴胸脘胀闷、食少,或呕,或面肿、苔白腻等。是由脾失健运、痰湿滞肺使然,应健脾燥湿、祛痰止咳。若用川贝母,必清以害脾,润以助湿生痰,加剧病情。
3.脾虚咳嗽,是使用川贝母的误区之三。脾虚咳嗽,是由脾气虚弱,运化无权,聚湿生痰,痰湿射肺引起,其特点是痰多色白,易于咯出,且多伴有食少便溏或神疲腹胀等。宜健脾除痰。若用川贝母清之润之,则与证不合,故当禁之。
4.肺气虚咳嗽,是使用川贝母的误区之四。肺气虚咳嗽,多由肺气虚弱致肺之肃降功能失职引起。其证除咳嗽外,尚有气短,面色光白,动则汗出,痰多而稀等。宜补益肺气。若用川贝母,必致肺气更伤,稀痰更甚。所以,肺气虚者不易清润也。
5.肾阳虚咳嗽,是使用川贝母的误区之五。肾阳虚咳嗽,多由素体虚弱,久咳不止,病及于肾所致。其证多见咳而伴喘,或先咳而后喘,呼气难,吸、气更难,劳则加剧,咳痰清稀,且有咸味,脉沉弱等。当温肾止咳。如用川贝母清润,岂不是雪上加霜?
来源:本草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