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1月9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时再次提及,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
去年3月,尹蔚民曾公开表示,该政策讨论非常热烈,人社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然而至今,按时间表应该已经出台的延迟退休方案仍然未见踪影。
尹蔚民曾表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就业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较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就需要更加稳慎。
四类人将受延迟退休影响公众担忧延迟退休后影响退休福利和岗位代际更新问题,反映出延迟退休对不同性质劳动者收入分配可能产生的差异化影响。
专家建议,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劳动者利益和诉求;通过实施包容差异的弹性区间和薪酬激励机制,保障不同劳动者养老保险权益。
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总的考虑是,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
实施前会有5年预告期第一,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第二,肯定是“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第三,实施前会有5年预告期。先把方案公布,实施至少要在5年以后。当然还有一些配套政策。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变化。与退休政策紧密相关的人口平均寿命、老龄化程度、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及经济发展总量和劳动力供给等状况均发生深刻变化。
年6月,人社部负责人首次明确提出推迟退休年龄已成“趋势”,建议到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当年7月26日,人社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提出“小步慢走”思路,拟针对不同群体诉求采取“差别化”策略。
随后相关人员表示,降低养老保险费率需打组合拳,如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等。延迟退休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延迟退休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