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厚朴堂中医工作室为大家提供中医中药、医疗养生保健相关信息的推送,所有文章均由张宇静医生原创、或经其审核后转载。每逢天气变化,咳嗽的人就特别多,也特别烦人。不少朋友都会选择食疗,用大鸭梨炖个啥的。那还能加点啥?不少人的首选——贝母。
兴冲冲地来到药铺,“老板,给我称50克贝母,要好货,不差钱!”
这时老板肯定回你一个无奈的表情,因为他没办法称药给你的哦。
什么?还有没法称的药?
还真是这样。
贝母是个大家族,品种多,规格等级较复杂,价格相差非常大。所以,你必须准确地说出你需要的贝母的名称。所以说,要选对,选好贝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急别急,也别恼,现在就让我带着你解决这个难题吧。
在药典里,一共收载了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和湖北贝母5个贝母品种。本片重点讲述川贝母,其余另文描述。
川贝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varwabuensis(S.Y.TangetS.C.Yue)Z.D.Liu,S.WangetS.C.Chen的干燥鳞茎。川贝母、甘肃贝母、暗紫贝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梭砂贝母习称“炉贝”,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为“栽培品”。
三种川贝母中,市价松贝最贵,青贝次之,炉贝再次之。本文主要论述松贝、青贝。为什么川贝母这么紧俏、这么昂贵呢?我想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川贝母主产我国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以“川产者为妙”。气温达到30℃,这个植物就会枯死。目前在人工培育方面十分困难,多来源于野生!
每年6-7月或积雪融化时,药农爬上多米的高寒山区采挖川贝母,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再经过低温干燥,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川贝个子了。看到这里,您能体会到药农的艰辛了吧,真可谓“粒粒川贝滴滴血”。
松贝
青贝
如何挑选川贝母
以鳞茎完整、均匀、色白,有粉性为佳。
1.松贝
一等:干货。每50克粒以外。
二等:每50克粒以内。
2.青贝
一等:干货。每50克在粒以上。对开瓣不超过20%。
二等:每50克粒以上。对开瓣不超过25%。
三等:每50克在粒以上。对开瓣不超过30%。
四等:大小粒不分。
有意思吧,挑川贝,不管选松贝还是青贝,就请记住三个点:“小、匀、净”,越小越金贵。这和其他很多药材的挑选方法是完全相反的。
使用川贝母的误区
川贝母的口感比较好,不苦,甚至还有点甜,因此很多人一有点咳嗽,就会选择吃点川贝。殊不知这么做往往效果不好,甚至拖延、加重了病情。因为在感冒早期,多为风热或风寒犯肺,此时机体需要的是宣肃,而不是滋润。这就像火炉上的沸腾开水,你是釜底抽薪,还是往水壶中继续添凉水呢?
川贝母擅长的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它确实能治疗咳嗽,但是这种咳嗽很有特点,我们老祖宗管它叫“阴虚劳嗽”。它往往已经迁延多日,甚至一二月,咳嗽多痰少,甚至咳出来的痰中带有血丝。一看舌苔,往往很干净,甚至无苔。这时候用川贝母是再合适不过了。
浙贝母则擅长治疗痰火咳嗽,这种咳嗽往往在疾病中期,痰多、色黄绿,一看舌苔,黄腻满布。这时就可以加用浙贝了。
来源:本文选自《寻觅本草——一本中医人的中药鉴定手记》,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张宇静。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