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君教授医案咳嗽二例

咳嗽二例

1肝郁化火、痰热阻肺之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李某男43岁北京西城区人首诊年4月3日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该患者4年前因工作压力比较大,心情不畅出现咳嗽。此后每于春季咳嗽必发。今咳嗽渐止,半个月前因情绪不佳而引发咳嗽剧烈。现有咳嗽声重,咳痰色黄,质黏稠,不易咯出,咳时两胁作痛,胸满闷,口干欲饮,口苦咽燥,睡眠欠佳,纳少,二便可。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诊疗经过: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抗生素、消炎药治疗,效果不佳。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透明度增强。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有散在湿啰音。

病机治则:肝郁化火、痰热阻肺,治宜疏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合黛蛤散加减。

黄芩10g炒栀子10g陈皮12g清半夏10g茯苓15g竹茹10g黛蛤散15g(包煎)枳实10g全瓜蒌15g柴胡6g郁金10g薤白10g杏仁10g浙贝母10g

七剂,水煎服,日二次。

二诊:年4月10日,患者服上方后,咳嗽缓解,胸闷稍舒,两胁痛减,痰少,易咯出,余证未减。上方已见效,加麦冬10g继服。七剂,水煎服,日二次。

三诊:年4月17日,患者服上方后,咳嗽偶有发作,胸闷、两胁痛已除,口干口苦、咽燥亦缓。舌质稍红,脉弦。上方稍事加减继服。

陈皮12g清半夏10g茯苓15g竹茹10g黛蛤散15g(包煎)枳实10g炒栀子10g全瓜蒌15g黄芩10g柴胡6g郁金10g杏仁10g麦冬10g北沙参12g地骨皮12g

七剂,水煎服,日二次。

四诊:年4月24日,患者服药后,症状均悉。恐其春季再发,遂来就诊,嘱其心情畅达,加强锻炼,再予上方五剂服之。

此案系肝郁化热、痰浊阻肺之咳嗽。《素问·咳论》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该患者因心情不畅,时逢春季,肝气旺而受郁,致使肝失条达,肝郁日久化火,火耗伤肺津,炼液成痰,阻于肺气肃降,上逆而发为咳嗽。魏老师辨其病位在肺、肝二脏,故用疏肝泻肺、化痰止咳之药,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炒栀子清热泻火;黛蛤散清泻肝火,《本草求真》载:“青黛,大泻肝经实火及散肝经火郁”。全瓜蒌、薤白、杏仁宽胸理气、化痰止咳;竹茹、半夏、浙贝母清热化痰;佐以理气止痛之品如:陈皮、枳实、郁金。二、三诊因其口干咽燥未除,故加麦冬、北沙参、地骨皮以养阴润燥、清除余热。终以诸证痊愈而收功。

2痰热壅肺之咳嗽一例(慢性支气管炎)

陈某男60岁北京市人首诊年10月15日

主诉:咳嗽、咯痰3年,加重1周。

现病史:该患于3年前出现咳嗽、咳痰,呈阵发性,每于秋冬季节加重。刻下咳嗽,吐黄粘痰,入夜尤甚,不能平卧,伴见纳呆,胸闷,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诊疗经过: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每次急性发作均采取西医治疗,并口服中药汤剂数月,然未收满意疗效,且发作愈加频繁,故就诊于我院。

病机治则:痰热壅肺,治宜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味

陈皮12g清半夏12g茯苓30g杏仁10g鱼腥草30g芦根30g生薏仁30g冬瓜仁30g蜂房10g胆南星6g川贝母10g桔梗10g前胡10g炙百部12g紫苑10g生甘草6g

七剂,水煎服,日二次。

二诊:年10月23日,服上药后咳嗽明显减轻,黄粘痰减少,纳侍,服药三天时即可平卧安睡,大便已调,惟胸闷不。,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仍宗前法,上方加桃仁10g、全瓜蒌30g,再进七剂。

三诊:年11月1日,服上药后咳嗽又减轻,黄粘痰、胸闷已无,近日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痰热已去,治宜健脾益气、润肺化痰,方药如下:

陈皮12g清半夏12g茯苓30g浙贝母10g杏仁10g炒白术15g生黄芪30g芦根30g天花粉15g百合20g麦冬12g炙枇杷叶10g赤芝10g五味子3g生甘草6g

七剂,水煎服,日二次,并口服玉屏风散,每次1袋,每日2次。

此后以本方调治一个月后停药,两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上常见病,然本案经久不愈,且有加重之势,是未辨清病机所致。本案魏师诊为痰热壅肺,取方二陈汤和千金苇茎汤加味,另伍杏仁宣肺止咳;川贝母、全瓜蒌、胆南星、桔梗清热化痰;前胡清热宣肺止咳;炙百部、紫苑润肺止咳;蜂房杀虫、解毒,共成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剂。据现代药理研究,蜂房对慢性炎症有抑制作用。二诊时加桃仁、全瓜蒌以宽胸豁痰。三诊诸证几无,酌以健脾益气润肺之法治之,因本病常因外感后诱发,故配合玉屏散益气固表,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案理法方药清晰,判断病机准确,故收效显著。

文章选自:《魏雅君医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文中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苑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11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