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364837.html
《鄘风.载驰》之“言采其蝱”句,根据陆玑的《诗疏》所说:“蝱,今药草贝母也。”《唐本草注》云“叶似大蒜”,鳞茎“形似聚贝子”,亦即贝母鳞茎的外形就像聚合的贝壳,因此成为“贝母”,鳞茎中富含贝母素、西贝素等,自古即为重要药材。《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要功能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历代本草所记载的贝母并未区分种类。直至明末清初,才依照药用习惯分为川贝母及浙贝母。川贝母主产于西南、西北地区,多系野生。《鄘风.载驰》所言之“蝱”,应为本种,采用目的应是作为药材。浙贝母的主产地在浙江,多系栽培。依本篇所言,从山丘采集之贝母,应不是浙贝母。陕西另产一种秦贝母(太白贝母),但产量较少。产于华中地区的湖北贝母,在民间使用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贝母均非《诗经》所言之种类。
贝母类主要作为药材栽培,但其花、叶均有观赏价值。川贝母花紫色,浙贝母花淡黄色,其他贝母花均为黄色至紫色,颜色与姿态均可观,可作为切花材料,也可栽种在花圃中观赏。
文字选自潘富俊《诗经植物图鉴》引申1:川贝母的孪生姊妹们(一个卷毛一个斜刘海)
三月初,浙贝母从上到下都挂起了花朵。花朵六瓣儿、低垂。从上面看去,花朵只是平淡的黄绿色,但你要是将花朵掀起来,那精致的花纹一定会叫你吃惊:花瓣的内侧,布满紫红色花纹。浙贝母花后都会搭配1-3枚狭长的苞叶,苞片顶端卷曲。
比浙贝母更加稀少的是天目贝母,它被列入浙江省极小种群植物做重点保护。天目贝母花朵后的苞叶较短、不卷曲。
引申2:川贝母小故事(真假请自辩)
唐初政治家魏征十分孝顺,母亲咳喘多年未愈,魏征心里十分不安。唐太宗得知后,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诊断后,开了一个以川贝母为主药的药方,但因太苦,老夫人不肯服用。
第二天,老夫人想吃梨。魏征派人买回梨,削皮后切成小块,但是老夫人因牙齿脱落,不便咀嚼,故也不爱吃。
魏征想办法把梨煮水加糖后给老夫人食用,老夫人食用后意犹未尽;于是魏征在熬梨汁的时候,将汤药也加入一起熬煮,并多加糖以掩盖苦味,谁知在熬煮时不小心将汤汁熬干了,变成了糖块,只能将糖块拿起给老夫人品尝,糖块香甜酥脆,老夫人很喜欢吃。魏征便每天将药汁与梨熬煮成糖块给老夫人服用。半个月后,老夫人的咳喘病便好了。此法后演变成川贝雪梨膏。
引申3:川贝母食疗方(最佳CP有点甜)
1、川贝雪梨汤:川贝母3g,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雪梨在1/4处切开,上部分做盖,挖去梨核,将敲碎的川贝和冰糖放入梨中,放入炖盅中,隔水炖煮1小时,即可食用。能化痰止咳,润肺养阴。
2、雪梨贝母粥:川贝母3g,粳米g,雪梨1个,川贝母敲碎或磨粉,雪梨去皮,去核,切块;粳米洗净,将上述食材一并放入锅中,加水适量,上火煮约40分钟后,即可盛出食用,能清凉润肺,适合久咳难愈者。
讲述更多《诗经》里植物的前世今生: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敢问这位树兄,您是哪派?”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湘云醉卧在花下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为了它,郦道元进行了实地考察……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吹面不寒杨柳风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何以解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