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的那些事儿道地药材二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90056.html

今天,当我们参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时,会看到陈列在主厅正中的八味中药标本展品。它们分别是:杭菊、杭白芍、杭白术、浙麦冬、浙贝母、浙玄参、温郁金、延胡索。这就是主产于浙江地区的八种道地药材,世称“浙八味”。以下我们依次做详细介绍。

杭菊

杭菊作为中药“菊花”的最好品种之一,主要产于浙江嘉兴海宁、桐乡等杭嘉湖地区,故名“杭菊”。老百姓平常所说的“杭白菊”就属于“杭菊”。但“杭菊”并非都是白色,其中产于海宁地区的“杭菊”就是黄色。此外,产于浙江德清地区的“贡菊”虽不属于“杭菊”系列,但仍然属于浙江的道地药材。

杭菊采收于每年秋令时节,经加工炮制之后,即可煎汤入药,也可做食疗茶饮。平常与药食同源的中药“枸杞”一起用来冲泡服用,对于因肝火偏旺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血压偏高所致的头昏目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脾胃功能较弱者,不宜空腹和单独长期食用。

经典名方“杞菊地黄丸”中,“菊花”与“枸杞”相须而用,共同起补肝肾之阴、清降虚火、养肝明目之效。

杭白芍

中药“白芍”,首次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原称“芍药”。现在“芍药”做为中药使用,分为“白芍”与“赤芍”两种,其入药部位都是根部。“白芍”也称“金芍药”,其外观色白油多肉厚。“赤芍”又称“木芍药”,其外观色紫脉多肉少。而“杭白芍”是白芍中的上品,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地区。因在杭州流通集散,而得名。

芍药花艳丽夺目,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芍药,犹婥(chuò)约也。婥约,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此为名”。古人也常用“芍药花”来比喻女子的面容姣好,姿态柔美。可见其花之美,艳压群芳。因此,芍药也在女科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又以“白芍”在“养肝血,平肝阳、调月经、止汗出、止疼痛”方面,效用尤为突出,应用十分广泛。在经典的补血名方“四物汤”中,“白芍”辅佐“当归”、“熟地”等中药,共奏养血补阴之效,便是其功效价值的极佳体现。

杭白术(zhú)

中药“白术(zhú)”,也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因其植物的根干枝叶形状,像篆文的“术”字,而得名。“术”和“芍药”相似,后来也被分为“白术”与“苍术”两种。此分法,始自南北朝时期的药学家陶弘景,他论述说:“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苍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白术采收时间在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故也被称为“冬术”。浙江地区所产白术被称为“浙术”,俗称“云头术”,现基本是人工栽培种植,产量大,市面上较常见,其在土壤肥力充足的平原地区生长,品相肥大色白油润。主要分布于浙江嵊州、新昌地区。明代医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称:“浙术俗称云头术,种平壤,颇肥大,由粪力也,易润油。”所以,它是从野生到人工培植出的较为优秀品种。而“杭白术”有别于“浙术”之处,则是因为其中的一支独特品种——产于临安於潜镇的“於术”。“於术”原是生于天目山於潜地区的野生白术,为“白术”中的珍品,世称“天生术”。“天生术”在清代已十分稀有难得,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曾论述:“於术即野术之产于於潜者,出县治后鹤山者为第一,今难得,价论八换。其形有鹤颈鹤头,羽翼足俱全,皮细带黄,切开有朱砂点”。所以,现在的“於术”已不是“天生术”,而是新昌白术的种子在於潜地区栽培种植所得。於潜地区独有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於术”优于普通白术的品质和功效。清代医家张璐《本草逢源》曾对此有精辟论述“云术肥大气壅……皆栽灌而成,故其气浊,不若於潜野生者气清,无壅滞之患……入风弊痰湿利水破血药,俱生用;然非於潜产者,不可生用也。”

“白术”就其功效来说,前人总结其用有九:1、温中;2、去脾胃中湿;3、除脾胃中热;4、强脾胃、进饮食;5、和脾胃,生津液;6、止肌热;7、治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8、止渴;9、安胎。在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名方“四君子汤”中,“白术”与中药“茯苓”相配,共同发挥健脾祛湿之功。所以,“白术”是一味以调理中焦脾胃气机功能而见长的中药,在临床的谴药组方中十分常用。

未完待续...

周正远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用针灸和推拿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疼痛,关节痛,中风、面瘫、头痛、失眠、鼻炎、肥胖症、青春痘等疾病。

坐诊时间:

三门诊:周一全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9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