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星期三
己亥年九月十一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本文献给天下儿女,看完之后,您就知道如何用中医的方法去孝敬父母了。
01〡人生五十,肝胆相照
《黄帝内经》中按照人体血气盛衰的变化将人生百岁分为十个阶段,人到了五十岁,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人生五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黄帝内经》
五十岁很多问题就来了。人五十岁叫什么?知天命。五十岁是肝,六十岁呢?木生火,那六十岁应该是心。七十岁呢?火生土,脾胃。八十岁呢?土生金,肺。九十岁呢?金生水,那就是肾的问题了。
所以,肝、心、脾、肺、肾,对应的是木、火、土、金、水。就是有讲究的,哪先衰的呢?就是“肝气先衰”。其实它是个轮回,我们说,你所有衰的根源,在于你的精气不足。精气不足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水生的那个木,它先表现出来。木是春天,最开始那个开始有表现了,所以五十岁以后的人叫:“肝气始衰,肝叶始薄。
什么叫“肝叶”呀?肝有三个叶,就是三片。如果你的精血足的时候,那个肝叶特别厚,如果精血不足呢,就变薄了,叫“肝叶始薄”。肝又是分泌胆汁的一个器官。所以,胆不是用来分泌胆汁的,胆是用来装胆汁的。那些做胆囊切除手术的人,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说原来我有这种代偿性,就是说我没吃肉,但是我存了一管胆汁,大吃肉的时候,我就有足够的储存,“啪”放出去。切完胆了就没有这个缓冲了,你就不能一顿吃很多肉,对吧?就直接肝分泌多少你用多少。如果切除胆囊之后,不宜多吃肉。
我们在讲《上古天真论》的时候,讲过女子到了五十岁之前那四十九岁,什么没了?月经没了,月经也是肝藏血。女人到时候肝就不藏血,没那么多血可藏了,也没那么多血可放了,就好像三峡水库大坝蓄水,没蓄上水放什么水,所以到这会儿,女人的月经没了,闭经了。男人到五十多岁,性功能就差了。
所以,人的胆汁,肝叶薄了以后,就好像母亲没奶了,胆汁也就不充盈了,胆汁不充盈,化肉的那个功能也就差了。所以这就一系列问题就要来了。
我们说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到这个阶段五十多岁,消化油腻的功能就差了。所以,老人别吃太好,也不能吃太好。为什么子女一片孝心反而害了父母?有很多子女孝敬父母,燕窝、熊掌堆着,其实真的是害了父母。所以,老年人到这个阶段,吃那些五谷杂粮就可以了。因为胆汁不够用了。
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肝开窍于目”。到五十多岁,人出现“目始不明”,就是看不清楚东西,眼花了。所以,眼睛看得见,是后面的气血充足。我们常说人老珠黄也就是这个道理,到这会儿就黄了。珠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白眼球上,出现很多黄斑或者是黑斑。
那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够保肝?肝的妈妈是肾。养肝第一要养肾,第二,子时丑时(23点到凌晨3点),肝胆的工作时间,你那会儿沉睡就养肝,而且你看人沉睡的时候,眼珠子在动。干吗在动?就好像我们把一个元宵晃匀了一样,眼球动就是看哪缺血,看哪缺气,看哪缺精,人在调呢。人在深度睡眠、有梦的时候,那就是眼睛在转。如果你干脆就不沉睡,眼珠就死鱼眼僵硬在那看,你不花才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健康。
02〡人生六十,怡心补气
五十岁我们肝气始衰,胆汁也减少了,肝叶也变薄了,目始不明,看东西就眼花了。那么人到六十岁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我们按五行来讲,肝属于木。木生火,五十岁木不是那么足了,那到了六十岁就是火不那么旺了。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黄帝内经》
六十岁的人就喜欢躺着了,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所以,人到六十岁会出现一个心气衰,心气衰的一个表现,就是首先出现了情绪和情感的一些剧烈的变化。平常人说话心气很高,心气很高人家就喜欢折腾点事。心气衰的人觉得没意思,出去玩没劲,买一大房子没劲,装修一下,随便你们装成什么样都行,也没劲。老年人到六十岁,心气不足,容易产生忧悲情绪,子女应经常抚慰他们。
而这些老年人苦于什么呢?一个是忧,一个是悲。忧和悲是完全不一样。忧的意思很简单,讲个成语叫杞人忧天,就是老是担心将来有个不好的事发生,这叫忧。天崩、地坠,什么天上星星掉下来,地震什么的。就是说他老处于对将来的一种不安的、不安全的一种感觉。悲它上面是个非,在甲骨文里面它是两个小鸟相背而飞,劳燕分飞,是一种分离的那种状态,所以当人在分离、分别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情感情绪。
爹妈单独居住,我们在外面奔忙,又不常回家看看,在外地工作的人往往只有过年回家看看父母。所以,老年人这种悲的心理就更加严重。你又为人子女不会孝,不会伺候父母,所以,他这种忧和悲的状态,总是缠绵不去,苦忧悲。做儿女的一定要学会逢年过节,要回家看看。
另外,跟父母一定要有这种亲昵的肉体的接触。子女常常拥抱父母,有这种人的气的交流的话,你的那种阳气弥补老人那种心气的衰弱,有助老年人的心气提升,他的那种悲的感觉就会少一点。所以,很多子女,老想送点什么、什么金,什么脑,什么的,其实还不如趁过年回家的时候多抱抱自己的父母,多拉拉他们的手,什么都没这重要!
接下来说说“血气懈惰”。“懈”就是我们说提不起劲来了,提不起气了,就是他气有散。“血”和“气”都是散的,它就聚不到一块,气聚不到一块它没有弹性,这人就满脸的皱纹,松松垮垮。“惰”是往下坠,往下坠的一个表现,我们说这个人血压会很低,你让这个人突然起立,或者起床稍微猛一点,他就会什么?眼前发黑,甚至有的人会晕倒。有的老年人在走路或者干活的时候,突然就“哗”一下倒地下了,他倒不是一下过去了,他就是那个气血上不去,这种叫血气“惰”了。那个气血凝聚不到一块儿,叫“懈”了。所以,应该在父母的家里的厕所上写一个“慢”字,突然站起来就很危险,很危险。
“六十岁,心气始衰”,它讲的是心理情绪。“血气懈惰”开始涉及到生理,古人讲话都是有深刻道理,也有顺序的,在这种心理和生理下,最后他平时的形态的表现是什么,下一句叫:“故好卧”,就喜欢躺着。
“故好卧”还是针对我们小时候好走,然后好趋,然后好步,这样的话它有一个年龄,随着人的气血的变化,它有一个下降的趋势,我们总的观念就是说,他既然生理有这个变化,你要顺应它,现在很多所谓的养生节目,什么要锻炼你的心脏,你岁数大了你要去运动,然后大步走,跑步。老年人的气血本来就回缩到身躯内了,这个腿脚就有点儿不灵便了,你还强迫他气血往手脚上去运动,就让他去锻炼,好多人就锻炼得把自己给闹坏了。所以,你是年轻人,你别看回家爹妈在那躺着你就不高兴,非要拽起来让他去锻炼去,这是很蠢的。
当自己的父母年过六十以后,你应该怎么去对待他?第一,你要意识到他看问题比较负面,容易悲观,容易替你们、孩子们,操这心、操那心,这是他的生理决定的。
另外,他懒得活动了,他平常爱早晨起来出去溜溜弯,回来又躺下了,这是他正常的表现,你要尊重他。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在饮食上给他做一些保健方面的帮助。补心气的东西,一般颜色都偏红。我们用的中药,很多中药能活血化瘀,能够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都是红色的。比如,丹参,茜草,红花,赤芍,甚至我们有时候会用到朱砂。
另外,中医讲补心气的最好的东西叫血肉有情之品。现在老说我们要给老年人吃白肉别吃红肉。对老年人最好这会儿就是红烧肉。
那有人说了,红葡萄酒也可以吗?其实,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酒并不是红葡萄酒。葡萄是果实,是生命的晚期。而我们建议喝黄酒,是有生命力、是能够再繁殖出生命的种子酿成的。黄酒入肝经的,黄酒温了喝以后,肝经强了,木生火,也能补益心气。
另外,就是在饮食上最好的补益心气的粮食,红高梁,红色的高粱是补益心气的。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药,就是现代人用来保健的叫肉苁蓉。肉苁蓉也是非常好的补益心气的药。
03〡人生七十,补益脾气
人到了六十岁,火就不那么旺了。按五行来讲,心属火,火生土。到七十岁就该土不足了。对应的就是脾气虚。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黄帝内经》
这个脾你看它怎么写?一个月,加卑。为什么卑?我们经常说“善用人者为之下”。海纳百川,为什么能纳百川?它位置是卑的嘛,其实脾是什么?是一种容纳,吸收,包容所有的这些营养物质,也包括你消化不了的,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所以它叫脾。它是一个就好像你在外边挣了钱回家要交公粮,交给老婆一样。就说阳性的器官是腑,它在消和化食物。消和化转化的东西交给谁呢——脾。脾的特点它是个脏,它是个阴。阴是什么?吸收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说脾胃不和、肝脾不和,错了。你没搞清楚脾是干嘛的。所有影响到你这个吸收功能的话,比如吃了喝了不长肉,脾出问题了。那么脾气虚是什么意思?吸收的功能特别差了,即便你吃了很多有营养的东西,你也吸收不到。
老年人到这个阶段,会出现什么问题?一个是既不能吃,饭量也少;第二,吸收也不好。另外,还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吃倒是挺能吃,但是,吃完了就拉。所以,在这会儿就是,一看,脾已气虚了。
所以,有一些药,现在是搞减肥药,就鼓吹,你吃,吃了全拉出来,不用吸收不长胖,其实这是对脾有很大的伤害。
脾气虚了以后表现是什么?皮肤枯!就是没有那个脂肪在皮肤上面堆积。一个是肤枯,肤是什么?肤是皮下脂肪。所以,当你脾吸引进来营养以后,一个是我们燃烧,化为气,化为神。你吃完饭,吃饱了能干活,能写东西了。另外,多余能量就转化成脂肪,变成一个精髓的半成品,储存在体内。一个是保护你的脏腑的温度,另外就是储存在皮下脂肪。干嘛?保温。脾气虚的人有一个特点叫什么?皮下叫有皮无肤,他那个皮,你一拎就能拎起来。
怎么才能够补脾呢?使之有力,或者叫使之有气。就是怎么能提高它的消化功能?首先,我们就先别干蠢事,伤脾气,就是说让脾气变得很弱的事情,你猜是什么?土克水。木克土。所以,让脾气虚的人,好多人你会发现,一生气就拉肚子,跟人吵完架以后,哗,上厕所。肝气一动,脾气就弱,所以,这种人首先最忌讳吃过于辛辣的东西。
你比如我们吃的东西太多了,没胃口,堵在嗓子眼了,诶,吃点辣的东西,咵!又开胃了。对,什么意思?就是这种辛辣的东西把肝气、胆气鼓舞起来,又把那些多余的营养给化掉了,你又能吃了。那当你脾气虚的时候,你这一下子耗了。所以,老年人到这个年龄忌辛辣。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最忌讳呕吐和拉肚子—泄泻。呕吐、泄泻最伤人的脾气。我看到一个是减肥的,现在减肥人一个是抽脂啊什么的,还有一个是什么?拉,抠,抠喉。这顿饭又想吃,吃完又怕长胖怎么办?先吃,吃完又跑厕所一弄,哗,吐掉了。这种是最伤脾胃之气。吃到最后就是厌食症。这种吐,先伤的是脾胃之气,然后就伤的是心气,最后他连吃饭那个欲望都没了。所以,老年人切忌不要去用那种催吐或者是拉肚子的方法,有可能拉下以后就收不住了。
怎么去让他养脾胃之气?第一不要呕吐,不要剧烈的催吐或者拉肚子,另外,我们要学会借天地之气去养自己脾胃。春天养肝,借春天之气把肝气调起来。借夏天之气把心气鼓舞起来。借秋天养肺气,借冬天养肾气。那借哪天养脾气?换季的时候。因为我们中医讲的脾气,就是四季的最后那18天归到脾,就是到了春天的末尾,快到立夏前的18天,借这个气养脾胃。
那怎么借气呢?这个时候,它就是天地之气会鼓舞你的脾胃,到这会儿,你要会多吃一些有益于养脾胃的食物或者药,效果好。颜色黄色的,黄米粥。我们就叫粟或者叫谷子。中药里面有很多黄色的药,都是非常好的补脾的药,如党参。另外,我们古代用的饴糖——高粱饴。
如果到这个年龄老年人还能吃点肉的话,什么鸡肉、鸭肉,什么猪肉都不适合,最好的补脾的是牛肉,而且最好是黄牛肉。吃黄牛炖的牛肉汤,里面再加点黄芪,然后呢,一碗小米粥或者干饭。
04〡人生八十,补益肺气
古人有一句形容老年人的话叫耄耋之年。七十岁以上叫耄,八十岁以上叫耋。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篇》。
八十岁出现什么?脾是土,土生金。金,就是肺气就开始弱了。肺气,它说肺气衰。
肺气衰有什么表现呢?就是气喘吁吁。一个是喘,一个是哮。喘就是呼吸节奏加快了,气不够用了。我们说气沉丹田,就是这个人肺气很足,一口气儿能吸到丹田,厉害的一口气吸到脚后跟。但是,肺气虚了以后,他就开始出现浅表呼吸。还有一个就是它肺本身的力量不足以这种吸入、排出,它就靠肢体的力量,这时候他就会出现一个叫张口抬肩,就这么吸了。
肺气虚了,老年人甚至不得平卧,很多老年人就是半卧。肺气虚了,气已经进不去了。这个肺气,我们讲它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肾做水液运化,就好像风箱一样。这个气一进来推动全身的体液输布到全身。我们叫输布津液。这个肺气进不来以后,全身这种体液循环系统变差了。所以,这个动力下降以后,带来的就是一系列的这种身心的变化。
到这会儿我们就要说魂飞魄散了,《黄帝内经》讲人的长寿的原因是:“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时候你这个形不行的时候,就说你盖了个宾馆,给你的客人伺候不好的时候,人家就要走了。而肺又是藏魄的。我们以前讲过七个魄,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就是管呼吸的。我们叫臭(choù)肺或者叫臭(xiù)肺,这个魄,就容易离开,离开你的身体,它这个功能就没了。这个功能没了,一个你呼吸得差了,另外,带来言语上有一个表现,就是老说一些错话,或者是认不准人了,一些自己的亲人,他都辩认不清楚了,我们说这人老糊涂了。所以,老年人出现了这个特点,这时候出现了这个情况一看,呼吸出现问题了,说话也老是词不达意了。
肺气弱以后有一个什么问题?我刚才说了,肺要推动津液输布,另外,你别忘了,肺是肾的妈妈,金生水,老糊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脑萎缩?脑萎缩,脑髓是什么?是人体的精,你这个肺气弱了,推动这个体液输布啊,造成、制造新的这种精髓功能弱了,这脑子就不够用了。
怎么样才能让这个肺的功能能强大起来,或者稍微延缓衰老?补益肺气,吃什么颜色的食物?白色的,吃粮食吃什么?白米饭、生山药,这些都是白色的。还有个非常好的——贝母。贝母有两种,一个小的,出产在四川,叫川贝。逝江出产的比较大,叫浙贝,或者叫象贝。贝母也是非常好的补肺气的药。
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不花钱的方法,补肺气,又不让你那个魄跑掉。你说那个魄要跑从哪儿跑?魄门。魄门在哪里?魄门就是肛门。肛门是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而且老年人到八十岁以后,就出现什么问题啊?内裤老是不干净了。他那个肛门就收不紧。所以,他老是排便啊,或者是不排便啊,他老会流出点东西来。所以,你老锻炼这个肛门那个括约肌,我们叫撮谷道,把它撮起来。老锻炼这儿,你那个魄就不会跑掉。
乾隆皇帝总结他长寿的秘诀。因为中国古代皇帝基本上短命的是占绝大多数。平均寿命三十多岁。只有两个长寿的皇帝。一个是乾隆,一个是乾隆他爷爷——康熙。康熙将近活了七十岁。乾隆活了八十多岁。乾隆总结自己的长寿的秘诀,其中一个就是撮谷道。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