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化痰药浙贝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茎。

别名

大贝、大贝母、浙贝、珠贝、元宝贝、板贝、象贝、象贝母、象山贝母

图片产地

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江苏、安徽、湖南亦产。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细根,刮去栓皮,晒干

性状鉴别

为鱗茎外层的单瓣鱗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入肺、心经,为清热开泄之品。功似川贝母而长于清泄热邪、开郁散结,多用于痰热、风热咳嗽及瘰疬疮肿等。

功效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主治病症

(1)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2)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故风寒或寒痰咳嗽忌服,脾胃虚寒者慎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故事

相传,古时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夭折了。连生三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都十分伤心难过,媳妇更是每天以泪洗面。

一天,有个大夫从门口经过,听见哭声,他走进屋问道:“你们有什么为难的事啊?”媳妇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了大夫。大夫看她面色灰沉铁青,断定她有病,说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你能生个健康的孩子。”

从此,丈夫每天按大夫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晕过去,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上嘴。丈夫问大夫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夫答:“它是野草,没有名字。”丈夫说:“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叫贝母吧!”。“贝母”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6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