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蝱解郁,不止解郁,贝母分ldquo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部蔡泽芳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女子心柔善怀恋,也自有其主张。许人尤之,众稚且狂。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诗经·国风·鄘风·载驰》

母国有难,却未有人施援手。许穆夫人忧心故国,挥鞭驾车欲回国,却受到许国的阻拦。内心忧伤、失望、愤怒的郁结心情无法排解,只能寻“蝱(máng)”解郁。

诗中的“蝱”,便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贝母。现代中国药典收录的贝母类药材多样,有土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但临床应用多以川贝母、浙贝母为主。先秦时期,贝母不分“川”、“浙”,统称贝母,疗郁结之疾。而到了明末以后,二者才慢慢地被区分出来,功效也开始有了明确地区分。

也许你不了解““蝱”和贝母,但是你一定听过大名鼎鼎的“川贝”枇杷膏,川贝就是其中一味重要的药。

川贝母和浙贝母,究竟有没有必要区分呢?

产地来源川贝母姓“川”,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品质较优,被奉为道地药材。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而浙贝母姓“浙”,更靠近江浙一带,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鱗茎。

川贝母

浙贝母

功效主治川贝母和浙贝母都可以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咳嗽、乳痈、肺痈、瘰疬等病症。如果说川贝母长于安内、以扶正为主,那么浙贝母长于攘外、更偏于祛邪。川贝母性微寒而甘,以甘味为主,比浙贝母润,偏向于慢性的肺虚久咳之症,它的药性较温和,气味不浓,更适合老年体弱者服用。浙贝母的苦寒之性较强,以苦味为主,清降开泄之力大,对急性的外感风热或痰热郁肺之咳嗽有奇功。体质较佳的小儿、青壮年,最好选择浙贝母。由于川贝母的产量低故价格较高,而浙贝母产量大价格较低,川贝的价格是浙贝的十倍之多。很多人在用贝母就会进入“价高效高”的误区,二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价格区别,还需细细辨证。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总结为:川贝母润肺,偏于治疗慢性的燥痰、热痰浙贝母苦泄,偏于治疗急性的热痰、痰郁所以,川贝和浙贝很有区别的必要,它们就如许穆夫人的双面,忧思母国的细腻情感如川贝一般温润,力挽母国危机的气势却如浙贝一般苦寒力强。

家庭常用药膳:川贝蒸雪梨

组成

雪梨1个,冰糖25g,川贝母7-8粒。

制法

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1个梨盅。

川贝母研碎成末。

梨盅里放入川贝母末和冰糖(冰糖可根据个人口感适当增加),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

将雪梨放入碗中,入高压锅蒸30min即可。

功效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病症。使用注意1、川贝母、浙贝母都是咳嗽的良药,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咳嗽患者。无论是哪种贝母,都属于苦寒之品,只适用于痰热咳嗽。相反,如果是咳嗽有痰白、带泡沫,或者咳嗽痰多、面浮肿的寒痰、湿痰的人,都是不适用的。2、因贝母反乌头,故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院李巧容

医院胡松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王保华.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的异同[J].中医临床研究,,7(23):23-24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36-37,、邱玏.川贝母、浙贝母功效沿革考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37(06):1-3.4、张亮静,孙玉凡.川贝冰糖雪梨盅[J].中国民间疗法,,21(09):81.PSM药盾公益安全用药科普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6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