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中医鸩酒的传说

TCMandDialectics

中医学与辩证法

在我国古代,君王赐死臣子时,常会采取毒药作为手段,如鸩酒、鹤顶红等。

鹤顶红即加工前的砒霜,而所谓鸩酒,则还蒙着一层朦胧的面纱。那鸠酒究竟是什么呢?请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成语有“饮鸩止渴”。《玉篇》说,毒鸟食蛇,其羽画酒,饮之卽死。《广雅》又说,鸩鸟,其雄谓之“运日”,其雌谓之“阴谐”。

传说中,鸩是一种毒鸟,其目赤,其羽黑。用鸩鸟的羽毛划过酒,酒即含有剧毒,饮之令人立即毙命。

鸩毒毫无颜色和异味,能够尽数溶解于酒中。当然,这很可能只是个被夸大了的传说。实际上,我们一般认为所谓鸩酒,其实是在酒中同时掺入了具有大毒的药物,典型的如川乌、雷公藤等。而这两者除有大毒外,本身也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

川乌

性味:味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

使用注意:

反半夏、栝楼、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等,生品有大毒,内服须炮制后用。孕妇禁用。

雷公藤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使用注意:

有大毒;孕妇禁用;内脏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用;外敷不超过半小时。

以上就是与鸠酒有关的一些小故事和成分说明,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中医学与辩证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6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