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俞同春药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千余袋中药饮片整齐的摆放着,这些中药饮片全部是用道地药材生产加工的,其中就包括浙江的浙贝母、白术等道地药材。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为了加强对它的质量安全管控,浙江省通过“保障药材道地性和建立中药材全程质量追溯”双管齐下,全面提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保障其安全性。
众所周知,浙江省的中药材产业具有悠久历史,据了解,该省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年就达到了68万亩,以浙贝母为代表的“浙八味”道地药材和以铁皮石斛为代表的新“浙八味”新型特色药材更是闻名全国。
“现在的中药材市场过分强调经济利益,没有考虑到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浙江俞同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章云樵表示,因为中药材的特殊性,以质量好的道地药材入药或制作成中药饮片才能保证药效价值。
保障药材道地性,既要保证道地药材的质量,又要打响道地药材的名声。
摆放于展览馆中的延胡索(浙八味之一)周其摄
目前,浙江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正通过多种方式,本着药材道地的原则,严格道地药材的质量安全监管,打造并推广道地药材品牌,推进道地药材产业化。有“中国药材之乡”之称的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在这方面的工作便卓有成效。
“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出台中药材相关标准,严格中药材的产地、成分、制作工艺等。”磐安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厉金荣表示,磐安县目前正在逐步打造以“磐五味”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品牌,并本着“药旅结合”的思路,将中药材产业发展和旅游结合起来,以中药吸引游客,以旅游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据了解,中药材产业是磐安县的支柱产业,该县目前拥有中药材产地8万亩,年中药材产值达到5亿元。该县主产白术、元胡、芍药、贝母、玄参等中药材,俗称“磐五味”。
在保障药材道地性的同时,浙江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也在中药材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
中药材全程质量追溯体系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源头溯源。“中药材在进入生产前,如何知道这个药材是产自哪块地、哪个山头,还存在一定阻碍。”金华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注册与生产监管处处长赵萍向记者表示。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冷水石秀铁皮石斛基地周其摄
为了破解中药材源头溯源难题,落实质量追溯体系“全程性”,浙江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例如,磐安县目前正在着手推进“共享车间”和“集中仓储”建设,由政府出资建立中药材初加工车间和集中仓储仓库,药农可将中药材拿到车间进行初加工,然后集中存储在仓库。
“共享车间”和“集中仓储”可以有效地对中药材质量进行源头管控和追溯,同时也降低了药农的生产存储成本。
“浙八味”之一的浙贝母的发源地,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当地政府部门也正计划开发出一块占地亩至亩的核心区域,将其打造成全国第一个产品可追溯的浙贝母基地。
宁波市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会长邵将炜说:“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包括种植、加工、生产在内的完整的产业区块链。”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普及食药知识传递监管动态服务社会大众保障食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