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就绪
《密训讲义--考点绝杀》
《核心考点,节省大量时间,且通俗易懂》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来啦
第六单元中成药应用
GOODGOOGSTUDY
第十一节
小儿肺病症常用中成药
一、小儿肺咳颗粒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鸡内金、大黄(酒炙)、鳖甲、地骨皮、北沙参、炙甘草、青蒿、麦冬、桂枝、干姜、附子(制)、瓜蒌、桑白皮、款冬花、紫菀、黄芪、胆南星、枸杞子。
方中以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益气健脾,陈皮、鸡内金理气消食,鳖甲、麦冬、北沙参、枸杞子滋阴生津,桑白皮、地骨皮、青蒿、瓜蒌、胆南星清肺化痰,大黄(酒炙)泻火通便,款冬花、紫菀化痰止咳,反佐桂枝、干姜、附子通阳温中。
健脾益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脾不足,痰湿内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黄,咳吐不爽,气短,喘促,动辄汗出,食少纳呆,周身乏力,舌红苔厚;小儿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开水冲服,1岁以下一次2g;1-4岁一次3g,5-8岁一次6g,一日3次。
高热咳嗽慎用。
第十二节
小儿脾胃病症常用中成药
一、小儿化食丸
六神曲(炒焦)、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醋莪术、三棱(制)、牵牛子(炒焦)、大黄。
方中山楂、神曲、麦芽、三棱、莪术消食化滞;牵牛子、大黄泻火通便;槟榔行气除胀。全方共奏消食化滞、泻火通便之效。
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症见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脘腹胀满、大便干燥。
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丸,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
1.忌食辛辣油腻。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二、健儿消食口服液
黄芪、炒白术、陈皮、麦冬、黄芩、炒山楂、炒莱菔子。
方中黄芪甘温补脾升阳,益气固表,以助后天之源,故为君药。白术补脾益气,固表止汗,为臣药,二药合用,补脾胃,助运化,除湿浊,和胃气。陈皮性温辛香,理气运脾;莱菔子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山楂酸甘,功能助脾健胃,尤擅消肉食油腻之积;脾虚食积易于化热,故以苦寒之黄芩、甘寒之麦冬清湿热,益胃阴,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健脾益胃、理气消食之功。
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胀腹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至厌食、恶食。
口服,3岁以内一次5—lOml,3岁以上一次10—2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1.患儿平时应少吃巧克力及带颜色的饮料和油腻厚味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三、小儿泻速停颗粒
地锦草、儿茶、乌梅、山楂(炒焦)、茯苓、白芍、甘草。
方中地锦草苦辛,大剂为用,善清热利湿而止泻,为君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臣药。儿茶、乌梅酸涩止泻,为君药相合,收涩而不敛邪;以山楂消食导滞;取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之功。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
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3g;-岁至三岁,一次3~6g;三岁至七岁,一次6—9g。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用药1—2天症状无改善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就医。
第十三节
皮肤与外科常用中成药
一、连翘败毒丸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鲜皮、木通、防风、白芷、蝉蜕、荆芥穗、羌活、麻黄、薄荷、柴胡、天花粉、玄参、浙贝母、桔梗、赤芍、当归、甘草。
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为疮疡常用之剂。以大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鲜皮、木通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直折火热邪毒,且大黄、栀子、木通又可泻热通便,使火热之邪随二便而解。防风、白芷、蝉蜕、荆芥穗、羌活、麻黄、薄荷、柴胡,其性疏散,可使邪热透表而除。天花粉、玄参、浙贝母、桔梗、赤芍、当归凉血消肿,活血散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症见局部红肿热痛、未溃破者。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1.孕妇禁用。
2.疮疡阴证者慎用。
3.忌食辛辣、油腻、海鲜之品。
二、防风通圣丸(散)
防风、薄荷、大黄栀子、桔梗、川芎、白芍、连翘、白术(炒)、荆芥穗、麻黄、芒硝、滑石、石膏、当归、黄芩、甘草。
方中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邪从汗而解,共为君药。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共为臣药。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汗、下、清、利四法俱备,共奏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1.孕妇慎用。
2.本品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虚寒证者不宜用。
3.不宜久服。
4.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
三、京万红软膏
地榆、地黄、当归、桃仁、黄连、木鳖子、罂粟壳、血余炭、棕榈、半边莲、土鳖虫、白蔹、黄柏、紫草、金银花、红花、大黄、苦参、五倍子、槐米、木瓜、苍术、白芷、赤芍、黄芩、胡黄连、川芎、栀子、乌梅、冰片、血竭、乳香、没药等。
方中地榆、地黄、当归、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黄连、黄柏、黄芩、苦参清热燥湿,紫草、大黄、赤芍、槐米凉血止血,栀子、半边莲、白蔹、金银花清热解毒,五倍子、苍术、白芷、木瓜、胡黄连收湿敛疮,血竭、乳香、没药、土鳖虫、木鳖子、冰片活血止痛、去腐生肌、散结消肿。罂粟壳、血余炭、棕榈、乌梅收敛止血。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生理盐水清理创面,涂敷本品或将本品涂于消毒纱布上,敷盖创面,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
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孕妇慎用。
四、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珍珠、煅炉甘石粉、硼砂、冰片、琥珀。
方中人工麝香芳香走窜,通络消肿,散结止痛,为君药。人工牛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臣药。佐以珍珠、炉甘石、硼砂解毒生肌,软坚散结,收涩止痛;琥珀化瘀止血;冰片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止痛。全方共奏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之功。
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各类痔疮、肛裂,症见大便出血,或疼痛、有下坠感;亦用于肛周湿疹。
外用,涂擦患处。
1.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2.孕妇慎用遵医嘱。
3.用于痔疮便血肿痛时应将备用的注入管轻轻插入肛门内,挤入2g左右药膏;用于肛裂时,把药膏敷于裂口内,敷药前应将肛门洗净。
4.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开始做题
咱们优秀
习题练习题
1.小儿肺咳颗粒的功效是
A.健脾益肺,止咳平喘
B.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C.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D.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E.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答案A2.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常用
A.小儿化食丸
B.四神丸
C.小儿泻速停颗粒
D.参苓白术丸
E.附子理中丸
答案C
3.小儿泻速停颗粒的功效是
A.消食化滞,泻火通便
B.健脾益胃,理气消食
C.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D.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E.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答案E
4.治疗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用
A.连翘败毒丸
B.防风通圣丸
C.京万红软膏
D.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E.紫草膏
答案A
5.防风通圣丸的功效是
A.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B.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C.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D.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E.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答案D
6.治疗湿热瘀阻所致的痔疮,常用
A.连翘败毒丸
B.防风通圣丸
C.京万红软膏
D.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E.紫草膏
答案D
(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消食化滞,泻火通便
B.健脾益胃,理气消食
C.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D.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E.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7.小儿化食丸的功效是A
8.健儿消食口服液的功效是B
(9~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小儿化食丸
B.健儿消食口服液
C.补中益气丸
D.参苓白术丸
E.附子理中丸
9.治疗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用A
10.治疗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胀腹满,用B
更多内容长按破译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