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等综合诊疗方案使肿瘤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过程中及病人的后续维持治疗中,中医药治疗发挥了独特的辅助治疗和替补治疗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在肿瘤治疗中的特色之一,中医强调把肿瘤当慢性病来治疗。因此中医在肿瘤防治的全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早期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或放疗、化疗后进行后续中医驱邪扶正调理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中晚期病人,则根据病理分型及恶性程度的不同,以辩证施治扶正培本治疗,配合化疗等手段,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不能手术及不能耐受放化疗的病人,中医药扶正驱邪治疗仍然可以起到较好的替补治疗作用。
3中医药辅助放疗、化疗中医学认为病人化疗后极易损伤人体气血津液,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静脉炎以及免疫力下降等。中医药配合治疗不但可以减轻上述毒性,增强疗效,还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如针对骨髓抑制,选用补肾健脾生血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薏苡仁、补骨脂、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黄精、何首乌、鸡血藤、当归等。在放疗前和放疗间期应用清热解毒养阴的中药,可增强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如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炎,选用百合、麦冬、百部、浙贝母、枇杷叶、赤芍、丹参、桃仁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对鼻咽癌放疗后口干、咽痛采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中药如沙参、麦冬、天花粉、芦根、淡竹叶、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可减轻症状;同样对于放射性食管炎、膀胱炎、直肠炎等中医均有较好的治疗手段。
4中医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中医学认为癌症的复发转移源自“伏邪”、“余毒”。防治肿瘤复发转移常用的中药多以扶正驱邪药物综合组方。扶正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灵芝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祛邪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具有杀伤残存癌细胞的作用;三棱、莪术、丹参、赤芍、蜈蚣等活血化瘀药能清除微循环障碍,从而有抑瘤及抗转移作用。中医药抗复发转移常采取多种治法的联合用药,以发挥其多部位、多靶点的联合作用。
5中医药综合治疗中晚期肿瘤对于老年肿瘤、晚期肿瘤或复发的肿瘤又无法耐受放化疗的病人,可选择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一方面中医在改善病人全身症状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中医“审证求因”、“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食欲、疼痛、疲乏、睡眠、精神等多方面问题,对于一些病人还可配合外敷、气功、针灸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另一方面,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是通过改造肿瘤细胞及机体的内环境,使肿瘤宿主机体不适合肿瘤生长,从而进一步达到延缓肿瘤生长即“带瘤生存”,最终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
总之,中医药在预防肿瘤发生、辅助手术及放化疗、减少复发、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中药毒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中西医应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加有效的防治肿瘤,解除肿瘤病人的疾苦,造福百姓。
医院肿瘤科成立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展的工作有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抗肿瘤治疗。包括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化疗、晚期肿瘤患者的规范化镇痛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治疗及估息性治疗。开展的中医外治疗法有穴位帖敷、针灸、艾灸、中药外洗及漱口、中药肛滴、经络治疗、微波治疗、红外光治疗,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旨在调整患者体制,恢复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复发及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达到与瘤共存或消除肿瘤的作用。我们拥有一只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多年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合理规范的绿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