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刘先生在年发现颈部两侧肿大,食量比前增加一倍多,但是体重却下降了5~6千克,还有常常心慌,气促,两手颤抖,易发怒,汗多,疲倦乏力,稍加活动上述症状就会加重。医院住院检查,发现基础代谢率增高,放射性碘吸收率增高,被诊断为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曾服甲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治疗,但没有控制症状,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年8月,刘先生害怕手术,经朋友介绍来名医堂就诊。诊察可知,他急躁易怒,多食善饥,心慌气促,口苦唇干,渴欲饮水,消瘦神疲,面红目赤,眼球明显突出,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甲状腺轻度肿大,没有结节状,质软,心律整齐,心率次/分,心尖部可闻Ⅰ级收缩期杂音。通过辨证分析可知,刘先生的病是阴虚火旺、痰火胶结、气郁不舒导致的。我开了清热养阴、平肝化痰的处方治疗。
刘先生服药1周后,烦躁口干、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等症有所改善,脉象稍好,病有转机,治法同上。刘先生上药再服7剂,颈部肿块消失,眼胀目瞪、心慌气促明显减轻,其他症状也减轻或消失,只是劳动时仍有汗多手颤、口干欲饮的症状。治宜养阴清热,以羚羊六味汤加减。
经连续服药3周后,刘先生自觉症状已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再服药2周。11月18日,医院复查,基础代谢率及放射性I吸收率都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痊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中医学‘瘿病’‘中消’范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调所致。情志内伤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盛伤阴,表现为烦躁,心悸,汗多等阴虚火亢之症;热灼胃津而见善食消瘦之象;肝为刚脏,
体阴而用阳,阴虚肝旺,肝火上炎而有手震,心跳,眼球突出;火盛灼津为痰,痰随肝气上逆,凝结于颈,故见瘿肿。
根据上述病机,故以养阴清热、平肝除痰为治则。方取生地黄、玄参清热养阴并泻火解毒,牡丹皮凉血泻火,三药相合更能壮水制火;羚羊骨、白芍、夏枯草有平肝清热之功;浙贝母能除痰散结。针对病例中刘先生的病情,刘先生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但根据中医辨证,他的热邪较盛,因此重用羚羊骨清肝泻火,加栀子泻三焦的火郁;并以天花粉清热生津,化痰散结,经服药十多剂后,热势明显减退,又改用加味羚羊六味汤以清热养阴,平肝化痰善其后。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购《疑难杂症一解就明》书看。
陈华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