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百合科贝母属植物)
浙贝母(拉丁学名:Fritillariathunbergii),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直径1.5~6厘米,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厘米,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
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系本品。
形状特征
植株长50-80厘米。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叶在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的,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2.5厘米,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的具2枚苞片;苞片先端卷曲;花被片长2.5-3.5厘米,宽约1厘米,内外轮的相似;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花药近基着,花丝无小乳突;柱头裂片长1.5-2毫米。蒴果长2-2.2厘米,宽约2.5厘米,棱上有宽约6-8毫米的翅。花期3-4月,果期5月。
功效]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精品兽药展示
参苓白术散(支气管栓塞,气囊炎专用)——纯中药,清泻肺热,化痰止痛。
气囊康泰(盐酸多西环素)——禽类气囊炎及呼吸道疾病,止咳平喘更迅速,祛痰作用更强。
荆防败毒散(禽流感、新城疫)——中西结合,解热镇痛,抗菌消炎。
联系我们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白癜风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