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多数药材生产过剩的压力下,掉价的药材比比皆是,跌幅较大的品种有:蛇床子、黑胡椒、菟丝子、板蓝根、半边莲、栀子、北沙参、猪苓,白及等。以下就这些跌幅较大的品种做以分析:
蛇床子跌价前年4月35元(统货),到11月跌至12元,目前市场价12元。
蛇床子价格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是过去几年经历了近4年高价,而且在30元以上持续三年多,种植户亩收益元以上,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自年生产已过剩,只是由于库存空虚,支撑价格没有大幅回落。
年蛇床子产量大增,在生产过剩的压力下价格开始回落。
蛇床子已严重供大于求,至今药农手中仍滞留较多的货源待售,统货多要价8-10元。如果蛇床子种植得不到大面积调减,走出低谷仍需漫长时间。
黑胡椒跌价前年2月52元,到6月跌至28元,目前市场价29元。
黑胡椒自年初从19元价格走出,当年9月价格已升至31元左右,年4月涨至44元,一直运行到年9月,到年突破50元,直奔60元高价,在60元上下持续到年10月。
由于黑胡椒持续多年高价,生产得到大面积发展。黑胡椒栽种后3-4年挂果,年高价期间栽种的,年陆续进入挂果期。黑胡椒种植面积扩大,产量自然增加,如此,导致生产过剩价格大幅下滑。
菟丝子跌价前年1月35元(内蒙产,统货),到11月跌至24元。
菟丝子年价格曾涨至80元,在50元以上运行近一年时间。自年菟丝子生产出现过剩,6月价格跌至26元左右,有不少药商视价格回落积极买进,拉动价格反弹至35元。
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在新陈货源量大的双重压力下,产新未临价格便开始回落,一直到产新后价格节节下滑至24元左右。
板蓝根跌价前年6月12.5元(东北产,统货),到11月跌至7.5元,目前市场价7.5元。
该品种-年8月价格持续在9元上下浮动,年10月涨至11元左右,此价一直持续到年10月。
板蓝根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由于年产新后价格涨至11元以上,而且持续到年种植以后,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尤其承包土地的大户在内蒙、新疆、青海大面积扩种,导致年新货产量较大,价格也一路走低,产地九成多干统货装车价6.5元左右。
板蓝根产新后价格下滑至6元左右,有不少商家认为买货风险不大,积极赴产地购买。虽然目前板蓝根价格不高,但是,由于供应货源充足,加之年种植面积大小尚难确定,何时价格上涨仍是未知数。
半边莲跌价前年5月40元(江苏产,统货),到9月跌至6元,目前市场价6元。
该品种年从上一年的26元跌至13元,低价一直持续到年底,-年小幅上扬至15-16元,到5月涨至20元左右,进入10月加速上扬,突破25元直奔33元,年3月已涨至38元,4月高升至40元上下。
由于半边莲持续多年好行情,尤其年上半年涨至38-40元,大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积极性,尤其承包土地的大户,少则上百亩,多则上千亩发展种植。盲目扩大种植,导致了生产过剩,价格也顺势大幅下滑。
栀子跌价前年5月28元(江西产,统货),11月跌至17元,目前市场价17元。
-年栀子经历了4年多的高价,大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热情,尤其福建产区新扩种面积较大。
栀子栽种后3-4年开花结果,自年高价期间栽种的便进入挂果期,产量也较前几年增加不少,只是由于库存量不大,以及受高价惯性影响,支撑价格没有大幅回落,不过,随着产量逐年增大,价格还是逐渐回落。
年栀子产量继续增加,尤其福建产区产量较大。在丰产量大的压力下,栀子价格稳步下滑。今后几年如果没有自然灾害,栀子走出低谷路途遥远。
北沙参跌价前年5月32元(河北产,统货),11月跌至19元,目前市场价19元。
年北沙参从上一轮38元价格跌落至17-18元,此价一直运行到年10月。
由于北沙参在17-18元上下运行两年多,有不少药农调减了种植,有商看到这一利好积极买进,以此拉动价格强劲上扬,到年11月涨至27元左右,进入年进一步上涨至32元。
受涨价刺激药农扩大种植,导致年产新后价格直线下滑。
猪苓跌价前年1月95元(陕西产,小统),7月跌至78元,目前市场价78元。
在年猪苓跌价前曾经历5年多高价,在元以上持续三年多,在元上下运行近一年时间。
该品种原系野生,由于连续多年价格上涨,刺激人工发展种植,并切逐年形成种植规模,自年家种产量增加,价格步入下滑通道。进入年猪苓家种产量继续增加,在生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价格也进一步下滑。
人工栽培猪苓生长周期2-3年,-年高价期间栽种的面积较大,以此推断年可采挖面积仍不小,短期内走出低谷压力仍大。
白及跌价前年9月元(贵州产,统货),11月跌至元,目前市场价元。
该品种原系野生,在近几年价格不断高升的刺激下,有人尝试人工栽培并获得成功。由于前几年采挖的野生白及根茎多用作种苗繁殖,繁殖后的根茎又作种苗栽培下去,流入市场的货源不多,致使价格不断高升。
年家种白及进入大面积采挖,不仅满足了种苗需求,而且有大量的货源转化为商品,缓解了市场多年供应偏紧的状态。
在家种白及产量大量上市的压力下,价格也应声而落。今后几年家种白及采挖面积依然较大,价格仍有下滑空间。
川芎回首年川芎走过的行情,跌幅也不小,年初价格还在26.5元左右,到8月价格就跌至16元上下。
由于年上半年川芎从16元,短期内涨至25元左右,而且高价持续到年4月。
受涨价刺激,药农种植热情高涨,种植面积扩大不容置疑。川芎供大于求的事实没有改变,生产继续扩增,未来价格下行压力仍大。
结语
总之,年价格下滑的药材还有很多,如:香砂、草果、薏苡仁、莲子、韭菜子、香附、草决明、金樱子、野菊花、生地、浙贝母、泽泻、佛手、紫菀、高良姜、郁金、白前、藿香、附子,元胡等。
-END-
*文章均为药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药材资源分布图》
手绘大师花费半年时间手工描绘药材品种,它是一件好的工具,更是一件工艺品。
规格:1张
价格:元
点击购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