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消痈排脓鱼腥草,清热通淋可利尿

认识鱼腥草

鱼腥草Yúxīngcǎo

辛,微寒。

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肺痈吐脓,痰热喘咳;2.痈肿疮毒;3.热淋,热痢。

鱼腥草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方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

传说勾践回国的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毒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详解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为治肺痈要药、外痈疮毒常用药。

煎服,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服。

1.与桔梗、芦根、瓜蒌等药同用,适用于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腥臭者;2.与黄芩、浙贝母、知母等同用,适用于痰热咳喘,痰黄气急者;3.单用鲜品捣敷,或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适用于热毒疮疡;4.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同用,适用于热淋涩痛;5.与黄连、黄芩、苦参等同用,适用于湿热泻痢。1.百花膏2.银苇合剂3.肺炎I号合剂4.肺炎II号合剂

鱼草辛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肺痈,

湿热淋证服之应,

热毒疮疡内外用。

鲜鱼腥草除去杂质。干鱼腥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干燥。

版权声明

本文由杏仁爸爸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内容及插图整理自《中药学》教材、《中药学速记歌诀》《味常见中药辨识与应用彩色图谱》、中医通等,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11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