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版,中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明医公开课

第课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年版《诊疗方案》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增加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进一步规范了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方法。

在中医治疗方面,年版《诊疗方案》在轻症辨证治疗方案中,对“风热犯卫”“热毒袭肺”两种情况的症状、舌脉、基本方药等予以进一步完善。同时还增加了“风寒束表”“表寒里热”两种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其中,“风寒束表”的症状为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治法应遵循辛温解表。基本方药为麻黄汤加味,炙麻黄6g,炒杏仁10g,桂枝10g,葛根15g,羌活10g,苏叶10g,炙甘草6g。常用中成药包括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

“表寒里热”的症状为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治法应遵循解表清里。基本方药为大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生石膏(先煎)30g,黄芩15g,知母10g,金银花15g,炙甘草6g。常用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在重症辨证治疗方案中,年版《诊疗方案》将“热毒壅肺”改为“热毒雍盛”,并对其与“热毒内陷,内闭外脱”情况的症状、舌脉、治法、基本方药等都进行完善与修改。此外,年版《诊疗方案》提出,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如病情有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

中医治疗部分

01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症状: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干。

舌脉:舌质边尖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旁子15g芦根30g薄荷(后下)6g荆芥10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腹泻加黄连6g、葛根15g;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风寒束表

症状: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基本方药:麻黄汤加味。

炙麻黄6g炒杏仁10g桂枝10g葛根15g羌活10g苏叶10g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咳嗽咳痰加前胡10g、紫菀10g、浙贝母10g。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

(3)表寒里热

症状: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 

治法:解表清里。

基本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炙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生石膏(先煎)30g黄苓15g知母10g金银花15g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舌苔腻加藿香10g、苍术10g;咽喉红肿加连翘15g、牛蒡子10g。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4)热毒袭肺

症状:高热,咳喘,痰黏、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9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45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苓15g瓜蒌30g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厚朴6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黄口服液(颗粒、胶囊、片)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等。

02

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盛

症状: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喘促短气,少痰或无痰,便秘腹胀。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治法:解毒清热,通腑泻肺。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味。

炙麻黄9g生石膏(先煎)45g杏仁10g瓜蒌30g知母15g鱼腥草30g葶苈子15g黄羊15g浙贝母10g生大黄(后下)6g赤芍15g丹皮12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加减:高热神昏加安宫牛黄丸1丸;喘促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5g、五味子12g。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症状: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浅促,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泻热开窍。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30g黑顺片(先煎)10g山萸肉30g生大黄(后下)10g生地30g丹皮12g炒山栀10g

煎服法:水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03

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症状: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质淡,少津,苔薄,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浙贝母10g杏仁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焦三仙各10g

煎服法:水煎服,1日2次。

加减:舌苔厚腻加芦根30g、藿香10g、佩兰10g。

注:

1、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使用。

2、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

3、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并根据临床实际调整用药。

4、如病情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长按扫码注册点击查看详情

0成本打造自己的空中药房

免费听微课

学临床医案

打造工作室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兰iaoan

有其他感兴趣的、想了解的、想学习的内容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点“阅读原文”也可轻松注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7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