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气候善变,温差较大嗓子干、痒、痛是常有的事,由此引发了咳嗽、痰多、鼻炎,极大地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许多老烟民来说,更难受!
在这个时候,润燥成了我们的饮食重点;提到清热润肺,大家都会想到梨;梨是很好的润燥食物,治咳化痰的就是川贝,但往往给我们忽略了还有一味本草,它也是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安利一下,它就是——浙贝母。
磐安县是中药浙贝母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一半。今年该县种植浙贝母1.8万亩。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原产于浙江象山,现主产于浙江磐安县。此外,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亦产。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擦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切厚片或研粉。
《百草镜》: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微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
贝母在《纲目》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系本品。
清《百草镜》始有浙贝之名。但据以前各家所述产地、形态,实已包括本品在内。如宋《本草图经》并有越州贝母的附图。参见川贝母、土贝母条。
一、浙贝母药名的来历传说,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叫李氏,患了肺结核,连怀了三个胎儿,生下来都是死婴。—个巫婆吹嘘自已有安胎神术,装神弄鬼一通后对她的公婆说:“你媳属虎,虎要食人,将来嬰儿出生,要让母远远避开,才能逢凶化吉。”
公婆信以为真,重谢了巫婆。第二年,李氏生下一男孩后,公婆命儿子将媳妇五花大绑送至深山老林,凑巧遇到一位名医上山采药。
名医问明情况,将李氏带至家中,每月从山上挖回一种药鳞茎,煎给她服。经过半年的治疗,李氏的肺结核痊愈了。
名医将她送回家,孩子因无母哺乳早已夭折。隔年,李氏又生下一个白胖男孩,全家皆大欢喜。李氏为纪念名医治病救人之恩,以及宝贝和母亲团圆之喜,便把那草药鳞茎命名为“贝母”。
二、浙贝母的功效浙贝母是百合科植物当中的浙贝母的鳞茎,性寒,味大苦,有清热化痰与散结解毒的功效。
浙贝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下面就是一些基本的治疗药物与配方。
经典名方~贝母白芷内消散本方来源《医学从众录》,治疗乳痈(急慢性乳腺炎)。
浙贝母粉3g/瓶
白芷粉3g/瓶
经典名方~贝母散本方来源《圣济总录》。用米汤调服,治疗小儿咳嗽喘闷。
浙贝母粉3g/瓶
甘草3g/瓶
儿科肺炎咳嗽食疗方《资生录》~贝母粥
贝母粉6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
三、浙贝母的服用禁忌浙贝母性寒,因此脾胃虚寒者应慎服,有寒湿痰饮者也不宜服用。此外,浙贝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与附子等药物同时使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就是这么多,如果想要让浙贝母发挥更多的作用,那就要学会辩证的分析,不适宜服用的患者则最好谨遵医嘱,不要自行盲目服药,否则可能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注意:
浙贝母与川贝母功用基本相同,但浙贝母苦味为主,药性偏于开泄,善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川贝母以甘味为主,药性偏于滋润,善于润肺止咳,且除热邪,消散肿块的功效以浙贝母为胜,所以临床上治疗淋巴瘤“痰热阻肺证”宜选用浙贝母。
合理用药丨川贝、浙贝及平贝药材的异同。
浙贝母(直接口服中药饮片)
3g/瓶
浙江磐安
河北美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温开水或汤药冲服;也可入汤剂共煎。谨遵医嘱。
·清热化痰
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
·润肺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散结开郁
常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胰腺各类恶性肿瘤属“痰热证。
·抗菌消炎
用于瘰疬(颈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乳痈(乳腺炎)、肺痈(肺炎)等。
END
MAYWAY∣专注中药饮片的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哈市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