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8日星期二小雨
纯用中药治乳癌真实记录显胸怀
今天一个从广东吴川过来的乳腺癌患者回来复诊了。患者李某某,女,54岁因发现左乳腺肿块半年于年10月9日从广东的吴川慕名来来柳州找老师看病。患者半年前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块,一直没有在意,于两周前发现肿块变大在广州市中山医学院检查确诊为“左侧浸润性肿瘤”,CT检查提示:左乳外下象见一不规则肿块,边界欠清,最大层面范围约50mm×23mm,左腋窝见数个淋巴结,大者约10×9mm,边界清建议手术和化疗。患者以及家属不同意,要求中医保守治疗。以老师的观点也是如果可以手术的尽量先做手术,然后再配合中医治疗控制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但是患者以及其家属坚决要求老师保守治疗。刻诊:精神好,面色正常,胃纳可,二便调,睡眠差,舌暗红苔厚,脉弦。专科检查:左乳外侧可及一如鸡蛋大小的肿块,质地硬,皮色不变,不可推移,左乳头凹陷。辨病:乳岩。辨证:气滞血瘀。拟二贝母汤加减(农本方):土贝母12克,浙贝母12克,夏枯草20克,山慈姑12克,瓜篓18克,连翘15克,青皮10克,甘草10克,蜈蚣3克,路路通15克,蒲公英30克,姜黄12克,鳖甲30克。30剂,每天一剂,水冲服。服药一月后患者诉口干,睡眠差外无不适,因为路途比较远,来一次不方便,寄药30剂。年11月17日第二次复诊,左侧乳腺肿块较前稍缩小,寐差,二便调。老师拟方: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土贝母12克,浙贝母12克,夏枯草20克,山慈姑12克,瓜篓18克,连翘15克,青皮10克,甘草10克,蜈蚣3克,路路通15克,蒲公英30克,姜黄12克,鳖甲30克,天花粉10克,合欢花6克,首乌藤15克。45剂,每天一剂,水冲服。第三诊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上方40剂药继续治疗。期间寄药30剂。服药腹泻,减量服用。今天是第四诊,B超经常提示:左乳外象可及一大小约68×63×6mm实质性肿块,边界欠清,形状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左侧腋窝可探及数个淋巴结回声,较大的约17×10mm,边界清。刻诊:自觉肿块较前变软变小,腋下无自觉肿块,精神好,胃纳佳,睡眠欠佳,梦多,潮热自汗,耳鸣,牙龈肿痛,无口干口苦,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弦。拟方(农本方):夏枯草30克,浙贝母12克,山慈姑12克,瓜篓18克,连翘15克,青皮10克,甘草10克,蜈蚣3克,路路通15克,蒲公英30克,姜黄12克,鳖甲30克,石膏50克,升麻12克,防风10克,细辛3克。30剂,每天一剂,水冲服。老师认为这个患者经过五个多月的中医治疗,复查肿块虽然比以前稍大,但是精神状态好,自觉肿块较前变软,证明肿瘤的发展还是得到了控制,既然患者不考虑西医的治疗,我们中医就要积极干预,下一步就是争取缩小肿瘤,防止肿瘤的转移,实现带瘤生存甚至消灭肿瘤。老师说,不要都捡效果明显的写,要真实反映临床实际。加入读者提出一些我们辨证用药不到位的地方,岂不是意外的惊喜。
专家介绍:王三虎
王三虎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天颐堂首席中医肿瘤专家
●世界中医联合会经方肿瘤学会副会长
●年获得国际中医药联盟杰出贡献奖及终身成就奖
擅长:诊治各种肿瘤,如:淋巴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等。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治学观,提出了“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治”等新论点。共发表论文篇,主编、参编书籍30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小七主编:师东升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學雷鋒,好榜樣,做好事,要留名!感謝大家分享,留言有驚喜(如小七),可與小七對話聊天,我是不會告訴你的~
投稿請至:
qq.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白癜风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