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捡宝那些被你随手丢掉的,竟是名医处方

阿姨爷叔们主管着买汰烧,从菜场里买回来的菜得要细细挑慢慢洗,这是差不多是退休族的每日功课~~不过那些被随手摘掉扔掉的“边角料”,也许是个好东西,据说有些还是中医药方中的好药料呢!!

戳文末阅读原文,收看专家上课视频!

你丢掉的那些“边角料”

是中医师眼中的好药材,

好好利用别浪费!

↓↓↓

蔬菜篇

南瓜花:清热解毒、消炎症

南瓜花亦蔬亦药,即可当蔬菜食用,也可当药物使用。南瓜花含有丰富胡萝卜素,无论是凉拌还是炒食,均可起到清湿热、解暑热、消肿毒等食疗价值。此外南瓜花所含的芸香甙有促进血凝、预防出血的功效,被称为血管和心脏的“天然保护神”。

怎么吃?

南瓜花炒鸡蛋:将南瓜花剥离花托洗去花粉,放盐水中浸泡后捞出沥干切段,花托杆去除粗皮切段;鸡蛋加盐打散备用;油入锅烧热,把鸡蛋倒入炒熟出锅装碗待用;洗锅重新热油,倒入花杆、红椒和蒜末炒熟后,放入南瓜花、鸡蛋,加少量水煮开略焖,加盐调味出锅。

韭菜花:开胃、补阳

韭菜所具有的开胃、补阳、杀菌等功效,其实韭菜花都有,甚至比韭菜功效更强。可以说,韭菜花是韭菜的精华。

怎么吃?

韭菜花拌豆腐:将豆腐放碗中,浇沸水浸烫片刻捞出晾凉,沥净水分,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香菜洗净,用冷开水再泡洗,沥净,切细末;韭菜花择洗干净切成细末备用。将豆腐丁放入盘内,撒上香菜末、加麻油、酱油、精盐、味精和韭菜花末,搅拌均匀即成。

辣椒瓤、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概率

很多人吃辣椒的时候怕太辣,都会把瓤和籽去掉,其实瓤和辣椒籽含有维生素甚至比辣椒果肉部分还要高,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概率,还能为脑神经提供营养,增强记忆力和思维活跃度。

怎么吃?

辣椒的芳香正来源于籽,遇到高温就非常香,辣椒瓤偏韧不好嚼,要切成细丝才有比较好口感。将辣椒籽收集后晒干磨粉,在调带有膻腥味的馅料时用其代替花椒水,不仅能去膻腥,还能增香。

生姜皮:利水消肿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姜皮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化痰止咳、解毒的功效,内服有治水肿之效,外用可治脓肿创伤、皮肤癣症等。

怎么吃?

可当日常佐料食用,内服可取.5~7.5克煎汤。

茄蒂:清热去火、治口疮

茄子本身是偏寒的食物,茄蒂寒性更大。感觉上火了,可以直接把茄蒂切了放菜里吃,就能缓解病情。用新鲜的茄蒂和黄连、黄柏或者莲子心煎汤、沏水喝,可治口疮。

怎么吃?

将茄蒂放入锅内水煮5分钟后关火,去掉茄蒂喝煮好的水,每天三次,可以治疗因为内热致的肺热咳嗽、黄痰、口干、咽痛等病症。

菠菜根:补血调中、降糖降脂

菠菜根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夜盲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菠菜根中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及矿物质,不含脂肪,坚持食用菠菜及菠菜根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糖尿病。

怎么吃?

菠菜根粥:将菠菜根洗净后切碎,加水适量,放入鸡内金(1克)煎煮半小时后,加入适量大米,熬煮成粥即可。

洋葱皮:降血脂、降胆固醇

洋葱皮表面富含一种名为槲皮素的化合物,可帮助降低血压,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对高血脂、心脑血管患者都有保健作用。

怎么吃?

将两三个洋葱的紫皮部分剥下,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中,加ml水并烧开,转小火再煮3分钟左右后即可关火饮用,每天餐后喝半杯;或加入到炖菜、炖汤中,都能达到降低血脂的功效。

凤凰衣:治外伤、治久咳

鸡蛋壳内侧、蛋清外包的那层薄膜,中医学称“凤凰衣”,它有收敛、止血、消炎作用。如果切菜时不小心把手弄破了,可以把凤凰衣剥下来贴在伤口上。

怎么吃?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把凤凰衣烘干,用乳钵研成粉,每天1克,冲水喝;或者把它加到浙贝、芭叶、前胡、杏仁里煎汤能治久咳。

西兰花茎:抗癌

据研究,西兰花茎部所含的抗癌物质以及维C、钙和膳食纤维却比菜花部位还高。

怎么吃?

可切成小条或者小块和培根一起煮熟,然后用培根卷着吃。

胡萝卜叶:排毒通肠道

胡萝卜叶中不仅仅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叶酸和矿物质,还含有胡萝卜本身不能比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排毒、通便。

怎么吃?

胡萝卜叶口感略粗糙,吃起来像欧芹。可以将叶子切碎成沫撒在汤羹、沙拉或者烤肉的表面,也可直接焯烫后凉拌吃。

莲藕节:活血祛瘀

藕节为莲藕根茎的节部,味甘、涩,性平,具有收敛止血、活血祛瘀之效。

怎么吃?

鲜莲藕节捣汁,饮之,可治鼻出血。另外也可将藕节入汤,有清热解毒、止血凉血之效。

红薯叶:防百病

红薯叶富含丰富的叶绿素、钾、膳食纤维等物质,可以排毒、提高免疫力、预防贫血、预防高血压、改善便秘、抗癌、改善更年期症状、强化视力,被称为“防百病之王”。

怎么吃?

用水焯熟后凉拌吃,可根据自己口味调味。肠胃消化力不佳的人或者是肾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玉米须:利水消肿、平肝利胆

玉米须又称“龙须”,味甘平,入肝、肾、膀胱经。玉米须的本质是玉米的花蕊,为中空的管道,并且是自上向下输送花粉,所以它的功用是能疏通、能下行,善于排出下焦的湿热。

怎么吃?

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内煮,熟后把汤水倒出,这就是“龙须茶”。“龙须茶”口感微甜,是保健茶,有凉血、泻热作用,可去体内湿热之气,是夏季珍宝。

莴笋叶:抗老减抑郁

莴笋叶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B1,能帮助减轻抑郁情绪助你心情大好。此外莴笋叶中胡萝卜素、维生素的含量不仅比茎中的高,其抗氧化的作用能力也更好。

怎么吃?

不用焯水,可直接生吃或清炒。

水果篇

枇杷核:化痰止咳

中医认为,枇杷核味苦性平,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利水消肿之功效。

怎么吃?

枇杷核晒干捣碎,取6g煎汤,加少量糖,每日服用次可治咳嗽。注意枇杷核内服不宜过量,过量内服宜中毒,甚则死亡。

荔枝核:驱寒气、治腹痛、胃痛

荔枝核制成中药,味甘、性温、归肝胃二经,制成药物以后可以帮助人体驱散体内的寒气,而且还能用来治疗疝气、腹痛等疾病。此外还可以将其研磨成粉末,用酒进行调服,对于胃痛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怎么吃?

将荔枝核晒干后,将其放在开水之中即可,不需要煮,但需要注意喝荔枝核茶的人多是气不太顺,因此趁热喝更好。

榴莲核:补肾健脾、抵抗传染病

榴莲核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等,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还有正常视力,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榴莲核还可以增加对传染病的一些抵抗力。

怎么吃?

榴莲核去核皮后,与瘦肉、少许桂圆,在锅中用热水煮熟即可。在太阳下晒后煮汤有非常好的补肾健胃功效。

橘子皮: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

橘皮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助消化、提高免疫力,且橘皮中含量远高于橘肉,维生素C为抗坏血酸,在体内起着抗氧化的作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血管破裂或渗血。

怎么吃?

在做肉或者熬汤时放几块,不仅汤味鲜美,而且还能去油腻。

柚子皮:化痰止咳

柚子皮味辛苦甘、性温,有化痰,止咳,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咳喘、气郁胸闷、腹冷痛、食滞、疝气等。

怎么吃?

柚子皮洗干净,用淡盐水浸泡十分钟后,将青黄色外皮削下来,留下内里淡黄色部分,这部分柚子皮具有很好的祛痰镇咳作用。将皮切丝,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和适量冰糖,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至汤汁黏稠、柚子皮金黄透亮时即可起锅。放凉后加入适量蜂蜜,就可以服用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觉得不错请点赞哦(到文末)

觉得实用收藏吧(点右上角)

好文章分享朋友(点右上角)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洗脸不对老3岁,一年保养全白废(附:洗脸六要领)●美妙花景被拍成残花败草?!您得学点拍花技巧...●阅读养老

怎么养?如何读?

退休微商城优品往下戳

退休俱乐部

01-

退休微商城服务

-90-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p/9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