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总结中药一第12章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中药的性能

性能

含义

确定依据

理论基础

四气

寒热温凉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与治病证寒热性质相对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五味

辛甘酸苦咸/散敛补泻

药物作用规律高度概括

滋味与药效

归经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药物作用的归属

药物所治的具体病症(药物的疗效),药物的特性

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升降浮沉

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与病势相反

质地/气味/性味/效用

顺病位,逆病势,气机运行

有毒无毒

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药物治疗作用的强弱

是否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呈毒性,用量是否恰当

伤害性,偏性

性能

所示作用

不良作用

备注

四气

寒凉

清热、泻火、利咽、凉血、解毒

伤阳助寒

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中散寒、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等

助火伤阴

五味

发散、行气、活血、芳香化湿、芳香开窍

耗气,伤阴

气虚阴亏者慎用

(芳香味:气虚津亏者)

补虚、和中、缓急

腻膈,助湿,满中

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

酸/涩

收敛固涩(止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咳等),酸:生津

收敛邪气

邪未尽者慎用

降泄肺气、胃气,清泄热邪,通泄大肠;燥湿;坚阴

伤津,伐胃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软坚泻下,软坚散结

脉凝,致瘀滞

脾虚便溏者慎用

利水渗湿——水肿

渗利过度伤阴

阴虚津亏者慎用

升降浮沉

升浮

发散解表,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升阳举陷,透疹,开窍(上行向外)

妄用气机紊乱

温升、凉降、热浮、寒沉;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沉降

泻下,清热,渗水利湿,降逆止呕,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止咳平喘,收敛固涩,重镇安神,消积导滞等(下行向内)

有毒无毒

特性

狭义:不良反应。广义:药物总称、药物偏性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原因

品种混乱、误服毒品、用量过大、炮制失度、制剂失宜、疗程过长、配伍不当、管理不善、辩证不确、药不对症、离经悖法、个体差异等

依据

是否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呈现毒性,用量是否恰当

注意事项

注意:用量要适当、采制要严格、用药要合理、识别过敏者

中医的功效分类

分类

类型

表述方式

中医治疗学

对因功效

祛邪

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

扶正

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

调脏腑

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

消除病理产物

消食、利水、祛痰、化痰、排石、排脓

对病症功效

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

对证功效

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

对现代病功效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

中医辩证学

八纲辨证

表里辩证

解表、发表、温里、攻里

寒热辩证

散表热、清理热、散表寒、散里寒

虚实辩证

补虚、泻实

阴阳辩证

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

病因辩证

六淫与疫疠

散风、祛寒、清署、渗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

七情

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

饮食劳伤

消食、消积、补虚、强身

外伤

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

气血津液辩证

气病

补气、行气、降气、敛气

血病

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

津液

生津、保津、化痰、涤谈、化饮、逐饮、利水、逐水

脏腑辩证

温清润肺、涩润肠、补肾、健脾、养心、清疏肝、利胆等

经络辩证

和六经辩证

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之寒气

卫气营血辩证

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等

三焦辩证

宜化上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

中药的配伍

内容

配伍关系

目的

选择

七情配伍

单行

单味药治病——人参、黄连、丹参

存效

临床充分利用

相须

性效相似增效——麻桂/石膏知母

增效

相使

辅药增主药效——黄芪茯苓、枸杞菊花

相畏

有毒药畏无毒药——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

减毒

相杀

无毒药杀有毒药——生姜杀生半夏

相恶

合用减效——人参恶莱菔子

减效

避免

相反

合用增毒——乌头反半夏、贝母

增毒

禁忌

中成药配伍

内容:功似配伍(病症单一、症重者)

功异配伍(多种病症、病情复杂)

十八反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方剂与治法

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组分变化

君药

针对主药或主证治疗

?药味加减

药味增减—组分变化/臣、佐、使药增减

臣药

辅君增效、并顾兼证或兼病

佐药

?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增效,或治兼症

?佐制药:降低/消除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

?药量加减

组分不变/各药用量变化—功能和主治病症改变—君臣侳使变化

?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

使药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

?剂型变更

剂型变化仅见药力大小与峻缓不同/只有主治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调和药: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药

治疗

八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道地药材

进口药材

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等

乳香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云南

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草果

没药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甘肃

当归、大黄

血竭

印尼

宁夏

枸杞子

羚羊角

俄罗斯

内蒙

黄芪、甘草

沉香

印尼、马来西亚

吉林

人参、鹿茸

西红花

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

辽宁

细辛、五味子

丁香

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

山西

党参

番泻叶

印度、埃及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马钱子

印度、越南、泰国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

白豆蔻

泰国、印尼

江苏

薄荷

西洋参

美国、加拿大

安徽

牡丹皮、木瓜

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杭麦冬、温郁金

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浙江

玄参、麦冬、白术、浙贝母、延胡索等

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藿香

广西

蛤蚧

新疆

紫草

江西

枳壳

产地加工目的:

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防止霉烂、变质;

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需特殊加工

忌铁器:大黄、蟾酥

忌火煅:雄黄、雌黄

反复搓揉:玉竹、党参、三七

需要发汗:杜仲、玄参、茯苓、续断、厚朴

需要蒸煮烫:红参、天麻、天冬、白芍、五倍子、太子参、桑螵蛸、延胡索、郁金、姜黄、莪术

撞法出去根及粗皮:川芎、木香、黄芩、黄连、苍术、泽泻、姜黄、浙贝母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产地、栽培、采收加工、包装与贮运

在“药师帮药学习”订阅号首页,回复以下相应数字,可获得相应的总结文章:

:药事管理与法规这样抱佛脚,就对了!

:中药一必杀技,看完逢考必过

:中成药这样记,想不过都难!

:中药二的单味中药部分

:超必杀,中药综合不能说的秘密

:背好这些知识点,考过药学专业知识一不是问题

:第十一章所考的25分全在这儿了!

:必看重中之重:西药药剂辅料11个高频考点

:记住这些,药学专业知识二不过找我

:背会药综这些重点,才能轻松赴考场

药师帮药学习∣一个有料的订阅号长按,识别







































中成药治疗白癜风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p/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