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吃什么好

白癜风吃啥药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65.html

胃酸过多有很多原因的,首先你必须搞清楚,胃酸多的原因,它是从何而来,然后再用药治疗,这样才是去根的好方法。目前市场上抑制胃酸的药物很多,大多都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很多慢性胃炎的患者,也是因为长期服用制酸药,不能彻底根治而来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胃酸是靠什么分泌的:

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胃酸是指胃液中的分泌盐酸。胃酸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盐酸,一种是游离酸,另一种是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二者的浓度合称为总酸度,其中游离酸占绝大部分。盐酸的分泌机制在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的H+浓度比血液中的高三、四百万倍,壁细胞分泌H+的过程必然是逆浓差的主动转运过程。

生理胃酸的作用有哪些?

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杀死随食物及水进入胃内的细菌。

(3)胃酸进入小肠时,还可促进胰液、胆汁及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钙等物质的吸收。

(4)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5)反馈性抑制胃窦部细胞分泌胃泌素。

胃酸对胃的功能作用还有胃酸分泌过少或医源性致胃酸过少,常可产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若胃酸分泌过高,对人体也不利,过高的胃酸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疡。胃液里还有微量的镁、磷和钙。胃液中的阳、阴离子与血液中的阴、阳离子是互相影响的,如大量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所以使胃内酸度适宜是保证胃黏膜正常的关键。

临床表现

1、反胃、吐酸水。

2、烧心、反酸、灼痛不适。

3、发生溃疡后可出现有规律的饥饿痛、夜间痛等。

缓解方法

1、饭后马上嚼口香糖,咀嚼的时候可以促进唾液腺增加唾液的分泌,此时吞咽次数也随之增多,这些吞咽的唾液可以冲走涌上食道的胃液,使回流入胃中的胃酸得到稀释,也就消除灼烧不适的感觉。

[2]嚼口香糖不要少于15分钟,这样才能保证口腔中产生充足的唾液来稀释食道和胃中的胃酸。

2、可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碱,可有效稀释胃酸,而且面条是很好的养胃食物。

3、胃酸时可准备一些苏打饼干,小苏打是碱性的,可以中和胃酸,暂时缓解胃酸型胃痛。

易患人群

1、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吃饭不规律,忽冷忽热、饥一顿饱一顿。

2、爱喝冷饮、喝凉茶的人。

3、性格原因,常常生闷气,导致精神萎靡的人。

4、需要长期服用刺激性治疗药物者

5、其他胃病易患人群

引发后果

1、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成,常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2、高压忙碌的白领人群中有超过70%的人曾经有过反酸、烧心等问题,白领群体之所以反酸发生率高,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和忙碌无暇保障规律的一日三餐,使胃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从而增加了胃痉挛的危险。

3、烈性酒和酸味饮料以及刺激性的调料,都是引起胃酸反流的“危险分子”。过量的脂肪也会延缓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和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

西药治疗

一般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采用正规治疗,医院消化科就诊。

常用的四联疗法如下: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

(1)枸橼酸铋钾mg+阿莫西林mg+甲硝唑mg+奥美拉唑20毫克或。

(2)枸橼酸铋钾mg+红霉素mg+甲硝唑mg+奥美拉唑20毫克。

(3)枸橼酸铋钾mg+四环素mg+甲硝唑mg+奥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

可以任选上述一组药物服用,每种药物按以上剂量一日2次服(上下午各1次),7~14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剂量和用法同前.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试啊。

这个方案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坚持服用。防止复发。一定要要禁烟,酒,咖啡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凉粉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饮食禁忌

一忌:冰冻和过热饮食。饮食温度适中,饮茶、汤不宜过热。

二忌:吃多量味精、酸辣及过咸的食物。饮食中以清淡为主,味重会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三忌:吃太荤、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饮食中以易消化食物为主,肉类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

四忌:饮食没有节制。宜少吃多餐,避免饥饿疼痛,若疼痛时,可吃一两块苏打饼干。

五忌:饮酒和咖啡。特别是酒,对胃刺激过大,会使溃疡恶化。

六忌:少吃甜食.

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非常严重,许多患者由于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往往盲目的服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病情加重,引发严重后果。

1.引发慢性胃炎:胃酸增加,胃黏膜受损,就会出现水肿、出血,引发慢性胃炎。

2.引发胃溃疡:胃酸的过多会导致胃黏膜被胃酸给消化腐蚀掉,造成胃、肠的穿孔(就是我们常说的胃肠溃疡)。

3.引发反流性食道炎:主要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起的炎症。

4.引发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在胃内发生腐蚀作用,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的现象,甚至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后果,是不可忽略的。

胃酸过多的中医分型辩证论治

胃酸过多,从中医来讲,大体分为脾胃阳虚,肝胆湿热,水湿停滞,瘀血阻滞。个人体质,病的新久,既往用药,都对治疗的选择有太多的影响,建议看看医生。

“胃酸过多引起的上腹部烧灼感”,可归属于“嘈杂”范畴,其状如枟景岳全书枠所云:“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痛懊恼,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或渐见胃脘作痛。”中医认为烧心多由胃阴不足,肝胃郁热所致,热病伤津,暴吐大泻,情志郁结,嗜食,辛辣厚味均易发生烧心症状。临床上一般可把烧心的病因分为热,气,虚三种。热有郁热,湿热之分、气有气滞、气逆之别、虚有胃阴虚、脾气虚之异,临床上常分7型辨治。

1、肝胃不和:症见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胃脘胀闷,连及两胁,善太息,嗳气频频,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柴胡、白芍、香附、川芎、苏梗、陈皮、枳壳、旋覆花、郁金、海螵蛸、延胡索、绿萼梅。中成药有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   

2、肝胃郁热:症见烧心、反酸不止,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痛如烧灼,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嘈杂不适,大便不爽或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宜清肝泄热,和胃降逆,方选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牡丹皮、青皮、陈皮、栀子、白芍、半夏、茯苓、浙贝母、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先煎)、海螵蛸、连翘。中成药有加味左金丸。   

3、气血瘀阻:胸骨后或胃脘部刺痛,偶有烧心反酸,脘腹胀满,或有吐血黑便,嗳气不舒,形体瘦弱,吞咽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治宜理气活血,和胃降逆,方选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味:丹参、檀香、砂仁(后下)、蒲黄(包煎)、五灵脂(包煎)、川楝子、延胡索、郁金、当归、茯苓、陈皮、半夏、三七粉(冲服)。中成药有血府逐瘀颗粒、元胡止痛片。

4、寒热错杂:症见胃脘痞塞、疼痛,烧心反酸,嗳气频频,呕吐泄泻。有时既见口苦、口干、口臭、胃中灼热、想吃冷物,大便干燥等胃热症状,又有胃部怕冷、进冷饮或胃部受寒后出现胃部不适、痛、胀等脾寒症状,舌苔白黄相间而腻,脉濡数或沉缓或沉弦。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吴茱萸、煅瓦楞子(先煎)、海螵蛸。中成药有半夏泻心片(丸)。   

5、痰气郁阻:症见咽喉不适,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甚则咽痛,每因情志不畅而加重,时有烧心反酸,嘈杂不适,或咽痒咳嗽,或痰鸣气喘,或声音嘶哑,纳差,大便不爽。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宜开郁化痰,和胃降逆,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姜半夏、厚朴、苏梗、陈皮、茯苓、白芍、香附、枳壳、煅瓦楞子(先煎)、郁金。中成药有沉香顺气丸、木香顺气丸。   

6、中虚气逆:症见反酸,泛吐清水,胃脘冷痛、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中健脾,和胃降逆,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后下)、旋复花(包煎)、桂枝、炙甘草。中成药有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片。   

7、胃阴亏虚:症见嘈杂烧心,胸骨后或胃脘部隐痛,口干咽燥,渴不欲饮,五心烦热,乏力,或体瘦,大便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或数。治宜养阴益胃,和中降逆,方选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生地黄、麦冬、玉竹、白芍、延胡索、茯苓、陈皮、半夏、煅瓦楞子(先煎)、香橼、甘草。中成药有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胶囊。

一、中成药   

1、乌贝散   乌贼骨、大贝等各等分,研末,每服6g。   

主治由胃酸过多引起之胃脘嘈杂,火灼烧心症。   

2、复方猴头颗粒   

主治胃炎胃溃疡由于胃酸多,引起胃脘嘈杂似饥,胃中火灼样感,或胃脘疼痛者。   

3、三七连蜜糊   三七,川连各30g,大贝50g,蜜ml。   

主治食管炎脘中火热灼痛感。   

4、白药糊   云南白药2g,蒲公英6g,纯藕粉50g,白糖少许。四味用温开水调成糊状,躺在床上分俯、仰、左、右侧身4次服用。慢慢咽下,每天早晚各1次,2周为一疗程。   

主治外伤性食管炎。症见胸骨后灼痛,咽下疼痛等症。   

二、单验方   

1、山栀10g,煎水代茶服。   

主治胃中火热灼痛,心中懊恼等症。   

2、木蝴蝶10g,金银花15g,甘草5g,煎水代茶,呷下。   

主治食管炎心胸间火热灼痛,或由于鱼刺等外伤引起之食管部位火热灼痛。   

3、蒲公英30g,煎水代茶。   

治食管及胃脘部位火灼样感。   

三、食疗方   

1、赤小豆薏米饮   赤小豆30g,薏米30g,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ml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ml汁液,将2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主治胃中灼热烧心感轻度者。   

2、金针冬瓜汤   干金针菜20g,切段,开水侵泡20分钟后与50g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主治轻度胃中灼热烧心感。   

3、素烧苦瓜   新鲜苦瓜g,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芡(含有盐、味精)浇汁。   

主治胃热胃中火灼感,心中烦热者。 

四、饮食宜忌及调护   

1、保持直立状态,如必须躺下,请将头部垫高。   

2、服用制酸剂。   

3、注意辛辣食物,少饮用咖啡。勿吃油腻食品,如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及乳品,以免刺激胃酸。   

4、睡前2小时避免饮食。不要喝牛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或反流。少吃柠檬等酸性水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p/6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