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供方名医姚奇蔚,江西南昌人,生于年,世代中医,家学渊源。姚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近年来对现代医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症进行了专门研究。根据中医理论体系,提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与肝肺有密切关系,并提出“寓舒肺达肝于建中养胃”的治疗方法。
经治病例达余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打破了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点。姚教授将治疗该病的全部经验输入电脑系统中,研制成江西省第一部中医电脑系统。姚教授著有《脾胃疾病常用治法和方药》、《用药十八法》、《中医治疗学概要》等书,发表了“舒肺达肝法”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肝、肺有密切关系”等学术论文共2O余篇。
益气建中汤
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大枣3枚、怀山药30g、太子参30g、黄芪50g、黄精20g。
功能:益气建中。
主治:喜暖喜按、遇寒加重、胃胀、胃痛、舌质淡、口淡不干、脉迟或缓、四肢欠温、苔薄白、中阳不振、胃阳不足型之患者、表现为肝升无力。
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源于《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但去饴糖,更加怀山药、太子参、黄精益气养液,重用黄芪舒达肝气,补肺制肝,甘温建中寓展运之用。黄芪轻虚不壅,甘温味淡,于补气之中含上升外达之性,对肝气升达无力、气虚不足者,确为首选良药。陈修园主张重用黄芪逆转其不利之枢机,助少阳生发之气。余用黄芪舒展其不达之郁滞,助肝气升达之力,义正相同。此方虽经加减,但达到了补不壅气、温不燥液,寓舒肺达肝于建中益气之中,以建中益气之剂,收达肝和胃之用。当患者出现大便稀薄、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可选用白术、党参。
养阴建中汤
供方名医:姚奇蔚
组成:北沙参30g、桑寄生20g、玉竹20g、青黛lOg,怀山药30g,白芍10g,石斛30g、焦山楂30g、浙贝母l0g。
功能:养阴建中
主治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口干苦、舌质淡红、无苔或少苔、脉细软,表现为肺虚肝薄,清虚灵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清滋之中寓流动活跃之性。用其养胃,又能清肺;用其益气,又能达肝。喻嘉言氏治燥伤肺,善清胃热以肃治节余治萎缩性胃炎.用益胃以舒肝肺,甩药不同,治法无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