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性,也非肿瘤性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推之活动。好发于25~45岁中青年女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中医称其为“乳癖”。
病因
1、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于乳房,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肿块。
2、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使气血瘀滞,或脾肾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而致乳房肿块、疼痛,常伴月经不调。
止痛与消块是本病治疗的主要目的。
1、肝郁痰凝证
[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乳房疼痛、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账,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软柴胡90克、广郁金克、川楝子克、全当归克、炒白芍克、白茯苓克、炒白术克、全瓜蒌克、浙贝母克、制半夏90克、制南星克、生牡蛎克、山慈菇克、夏枯草克、大川芎克、西红花30克
上药浸泡后加水共煎3次,去渣浓缩药汁,西洋参克、生晒参克另煎取汁,阿胶克、龟板胶克、鳖甲胶克隔水烊,加大红枣克、核桃肉克、白文冰克、蜂蜜克收膏,每日晨晚各一匙,用开水冲服。
药用柴胡、郁金、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浙贝母、夏枯草清热散结,瓜蒌宽胸散结,半夏、南星、山慈菇化痰散结,当归、川芎、红花活血散瘀,白芍、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化痰。
2、冲任失调证
[症状]多见于中年女性,乳房疼痛、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减缓。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理气活血
[方药]大生地克、大熟地克、炒白芍克、京赤芍克、大川芎90克、仙茅90克、仙灵脾克、炒当归克、巴戟肉克、女贞子克、软柴胡90克、广郁金克、炒黄柏克、肥知母克、益母草克
上药浸泡后加水共煎3次,去渣浓缩药汁,西洋参克、生晒参克另煎取汁,阿胶克、龟板胶克、鳖甲胶克隔水烊,加大红枣克、核桃肉克、白文冰克、饴糖克收膏,每日晨晚各一匙,用开水冲服。
药用熟地、当归、阿胶养血补血,赤芍、川芎活血行滞散瘀,柴胡、广郁金、白芍疏肝理气,仙茅、仙灵脾、巴戟肉、龟板胶温补肾阳,黄柏、知母清热养阴,益母草活血调经。
乳癖是育龄期女性的乳房高发疾病,其病因病机主要责之肝郁气滞和冲任失调,乳癖的治疗以内治为主,止痛与消块是本病治疗的主要目的,辨证论治有助于提高疗效。对于长期服药肿块不消反而增大、且质地较硬、疑有恶变者,应及时手术切除。
对发病高危人群要重视定期检查,适当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涉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属于专业范畴,务必请有经验的医生为您诊治,以外误诊漏诊,延误病情,不利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