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中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哮鸣,呼吸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唇口青紫为特征。
作为一个青年医生,是不太喜欢看这种疾病的,因为这个病的治疗周期比较长,患者及其家长都是很抗拒长期服用中药的。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就形象的说明了这个病治疗起来比较难。
实际上中医在治疗哮喘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只要能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规范化、个性化治疗,按照中医理论,治疗时“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主”,多数可减轻或减少发作,部分病人长期用药可获得根治。
下面这个医案是我治疗过的一个哮喘案例
哮喘案某,女,11岁
初诊:.5.27
3岁外感后,喘咳至今,天气变化时加重,多方治疗,无明显改善。现症:形体略胖,面色黄虚浮,眉棱骨疼痛,晚上平躺后喘咳,心下略痛,咳嗽时有头汗,咳嗽时引起胃部疼痛;口干,口苦,咽痛,有痰难以咳出,吸气困难,平时饮水多。晚上因咳喘而影响睡眠,大便硬如羊屎,小便正常。
脉数(P=),洪滑,右关尤甚,按则不足,舌尖红苔白厚腻略黄
诊断:哮喘辨证:肺胃郁热,痰热,脾虚
处方:
麻黄6杏仁10生石膏20炙甘草6
黄芩9瓜蒌皮10瓜蒌子10浙贝母10
陈皮10法半夏10茯苓10枳实10
薏苡仁20竹茹剂
二诊:.6.1
服药2剂,第三天晚上已不喘,能安然入睡,吸气顺畅,口不干不苦,眉棱骨不痛,近两日天气变化,喘稍有反复,咳嗽加重,咽有时疼痛,痰多,心下痛,大便成形。
脉滑数(P=96),舌尖稍红苔薄白略黄。
处方:
麻黄10杏仁10生石膏20炙甘草6
陈皮10法半夏10茯苓10枳壳10
胆南星10白芥子10紫菀10百部10
白前10旋复花66付。
三诊:.6.7
已不喘,白天稍有咳嗽,咽痛,痰白,口干不苦,大便略硬,脉寸关浮小滑(P=88),舌尖稍红苔薄白略腻
麻黄6杏仁10生石膏15炙甘草5
桑叶10黄芩6陈皮6半夏10
茯苓10紫菀10百部10白前10
旋复花5枳壳10胆南星剂。
再诊:.6.29
脉右寸关小滑,左脉小弦
近期稍有咳嗽,以六君子汤加味健脾补肺化痰
处方:
党参1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6陈皮10法半夏10枳壳10香附10紫菀10百部10款冬花10苏子10杏仁付。
后期健脾补肺,有时加入些温肾的药物,继续治疗5月后停药观察。
这个患者停药后半年哮喘没有发作。去年5月份发作一次,病情不严重,服中药3周后很快缓解,今年6月份发作一次,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几天就好了,跟正常人感冒差不多。随着这个患者年龄的增长、体质的增强,她的哮喘可以完全消失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