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前中后期,治疗急性白血病什么时候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以发热,贫血,感染出血,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的浸润为主要表现和危害,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上治疗急性白血病以联合化疗,骨髓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靶向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有病人或家属询问:想用中药治疗,什么时候可以用中药?中药怎么用?

  中医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受到邪毒的侵袭,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发病,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损伤肝脾肾及精髓,使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内虚,复感六淫外邪或瘟毒而致病,因虚致病,因病致虚,虚实错杂。

  急性白血病症状表现多样性,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要及时根据病人症状表现变化调整方药,而在急性白血病治疗期间,可分三个时期联合化疗治疗来有效控制白血病病情。

  化疗前期:

  化疗前,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出血现象比较明显,肿瘤细胞增殖旺盛,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病人在临床上常见发热、咽痛、骨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衄齿衄、甚则便血、尿血,头晕乏力,腰膝酸软,盗汗低热,五心烦热,舌质红或黯红、苔黄燥或灰黑、脉滑数弦大。

  中医方药:方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清营汤、消瘰汤、四君子汤、三才封髓丹加减化裁,常用药味为黄连、炒黄柏、黄芩、水牛角、生地、炒丹皮、太子参、生白芍、生白术、玄参、浙贝母、丹参、景天三七、川芎、小蓟草、蛇莓、白花蛇舌草、半支莲、龙葵、山豆根、雄黄、青黛等。

  化疗治疗期间:

  此阶段,正处于化疗治疗期间,患者越早达到完全缓解,其无病生存时间也越长,然而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的毒副反应,患者常出现胃肠道反应、心肝肾脏和神经系统等毒性反应,临床表现多见恶心呕吐、纳差厌食、腹胀腹泻、头晕心悸、乏力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濡滑等。

  中医方药:临床常用养胃汤、香砂六君子汤、温胆汤、左金丸等加减。与此同时,常加用少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支莲、浙贝母、小蓟草等,协同化疗药加强抗肿瘤效应。

  化疗后期: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往往出现骨髓抑制,以化疗后7~10天最为明显,临床常见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纳呆食少、腰膝酸软、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数。

  中医方药:治拟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兼以清解邪毒,即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常用六君子汤、左归丸、右归丸等加减化裁。

  专家提醒,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临床治疗过程中虽然以联合化疗为主,但中医治疗手段也不可或缺。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应融合中医,西医之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以明显提升疗效,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备注:

  关于急性白血病治疗期间中药治疗的时间及方药还有疑问,   血液病健康知识







































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p/1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