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它,考过中药一不是问题

第1章:中药与方剂

※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管修本草)

《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珍视明滴眼液)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

《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五味(★★)

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1

※考点3:升降沉浮(★★★)

所示效用

临床应用

升浮

升阳发表、祛风散寒

涌吐、开窍

病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疾病

沉降

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

病位在下在里,而病势上逆类疾病

※考点4:对症功效与对病证功效(★★)

对症功效: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症字含有一个止)

对病证功效:疟疾(截疟)、赘疣(蚀疣)、痹证(祛风湿)、鼻渊(通鼻窍)、黄疸(利胆退黄)、肺痈(消痈排脓)、绦虫证(驱杀绦虫)

(病有个疒)

※考点5:七情(★★★★)

单行:单独,不需辅助

增效

相须:相互需要

相使:使得更厉害

减毒

相杀:杀毒软件。(生姜杀半夏)

相畏:杀人会怕。(半夏怕生姜)

减效

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

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

2

※考点6:君臣佐使(★★★)

君药

对处方的主症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臣药

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

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佐药

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治疗次要兼证

②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毒或烈性

③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起治疗作用的药

使药

①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②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

第2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考点1:道地药材(★★★★)

云南:三七、木香

贵州:天麻

安徽:木瓜

东北:人参

福建:泽泻(福泽天下)

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

河南——怀庆

牛山——牛膝、山药

菊花遍地黄——菊花、地黄

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被:浙贝母

——胡:延胡索

——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

抓山猪卖金——山猪:山茱萸

——卖金:麦冬,郁金

3

※考点2:采收时间(★★★★)

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根及根茎类: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

茎木类:秋、冬两季

皮类:春末夏初

叶类: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花类:一般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残花败柳)

果实:多自然成熟时采

种子:完全成熟

全草类:充分生长,茂盛时采

大多数动物类、矿物类全年可采

※考点3:产地加工(★★★★)

拣、洗: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洗。

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肉质的果实类,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

揉搓:中皮、肉易分离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

蒸、煮、烫: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发汗:促使变色、增加气味、减少刺激性、有利干燥。

(发汗的药材:玄参、厚朴、杜仲、茯苓、续断;选厚肚夫婿——玄厚杜茯续)

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

4

第3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考点1:提取方法(★★)

提取方法有9种,不用加热的有:浸渍、渗漉、超声、超临界萃取;需要加热的有:煎煮、升华、回流、连续回流、水蒸气蒸馏。

常温:

浸渍法:常温或温热(60℃~80℃),浸渍药材。

渗漉法:不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

超声法:采用超声波,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CO2)。用于脂溶性,挥发性成分

加热:

煎煮法:加水浸泡后加热煮沸(不宜:挥发性成分,淀粉多)

升华法:茶叶的咖啡因,樟木中的樟脑

回流法: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连续回流法:索氏提取器)

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

试读完毕!

可以往下,一键购买

全部内容

你值得拥有,性价比最高的辅导书

原价:¥元/科

预售价:¥/科(为您节省¥)

顾客评分:★★★★★已有人评论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一.最佳选择题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2.收载药物最多的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中华本草

E.本草纲目拾遗

3.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中华本草》

4.总结宋代以前的中药本草的本草书籍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5.具有收敛邪气的药味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咸味

E.苦味

1

6.升浮性所示的功效是

A.清热

B.息风

C.开窍

D.消积

E.潜阳

7.沉降性所示的作用是

A.潜阳

B.发表

C.祛风

D.涌吐

E.开窍

8.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经集注》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9.以图文对照法编著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0.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拾遗

二.配伍选择题

[33-34]

A.酸温

B.苦寒

C.辛温

D.甘温

E.咸寒

33.能清热燥湿的药,其性味大多

34.能发散风寒的药,其性味大多

[35-37]

A.伤阳

B.腻膈

C.敛邪

D.伤津

E.耗气

35.酸味的不良作用是

36.苦味的不良作用是

37.辛味的不良作用是

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5.DDABC6-10.CADCD11-15.ADCDC16-20.DDDCB21-25.EEDBD

26-30.DADEE31-32.DA

二、配伍选择题

[33-34]BC[35-37]CDE[38-39]CA[40-41]AE[42-43]DC[44-47]ACEB

三.多项选择题

48.ABDE49.BE50.AE51.ABCDE52.BE53.DE

精选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分类后集中注析。

2.选项的几本著作,《中华本草》是当代的作品,收载的药物最多。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

4.《证类本草》是我国宋代的作品,总结了宋以前的中药本草。

5.酸能收.能涩,会收敛邪气。

6.升浮体现的是向上、向外的,选择中C选项符合。

7.沉降体现的是向下、向里的,选择中A选项符合。

8.《神农本草经集注》是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其中集注的对象就是神农本草经。

9.10.略

试读完毕!

可以往下,一键购买

全部内容

你值得拥有,性价比最高的辅导书

原价:¥元/科

预售价:¥/科(为您节省¥)

顾客评分:★★★★★已有人评论

目前+人已学习过药师帮课程

联系小助手老师,可直接抢购!

小助手有多个,添加一个即可!

小助手-丘老师

丘老师的

丘老师的

1、协助考生开通VIP权限;

2、服务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