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当代名家如何辨治小儿咳嗽

孩子呼吸系统感染后一直咳嗽,怎么办?

相信这是很多家长和医生经常面对的问题。

小儿肺脏娇嫩,加之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冷热变化,均直接影响肺气宣肃,造成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为多。

孩子出现咳嗽后,很多人主要担心两个方面,一是咳嗽症状本身对患儿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担心咳嗽传变迅速,引发肺部感染。因此,一旦见咳,即急于止咳,实际上这种观念并不正确。

可见文章:儿科┃小儿咳嗽,千万不要见咳即止!

对于小儿咳嗽,正确的处理思路是,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再进行对因和对症的处理。

在对症处理方面,西医治疗咳嗽主要是镇咳、止咳类药物。

也有很多家长更愿意选择中医中药治疗,鉴于传统医学在小儿咳嗽诊治方面经验颇多,特别是一些名家在辨证论治小儿咳嗽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方法,小编即总结几位当代名老中医对常见外感咳嗽证型的诊治经验,以飨读者。

1.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本证以起病急,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为特征。

治疗当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法。

林季文用自拟方辛宣止咳痰汤治疗小儿风寒咳嗽。

方药组成为炙麻黄、北杏仁、苏梗、桔梗、前胡、僵蚕、法半夏、甘草等。林老认为风寒咳嗽病机为肺失宣肃,常将宣发与肃降性质的药物配伍使用,一宣一降,使肺之宣肃功能恢复正常,方中苏梗性辛温可宣肺理气,桔梗味苦则能降气利咽,二药配伍共奏宣肃之功,麻黄辛温宣肺平喘,杏仁味苦肃肺止咳,二者合用也属宣肃配伍。

2.内伤咳嗽

1)风热犯肺

本证以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为特征,治疗当以疏风解热,宣肺止咳为法。

白学斌治疗风热咳嗽用止嗽散加减。

方药组成为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银花、连翘、牛蒡子等,用止嗽散疏风宣肺、化痰止咳,加银花、连翘、牛蒡子以增强疏风、清热、利咽之功。

2)痰热壅肺

本证以咳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为特征,治疗当以清肺化痰止咳为法。

钱育寿常用清肺之品为玉泉散、白茅根、芦根、竹茹、鱼腥草、蒲公英、知母、一枝黄花、金荞麦、金银花等。

钱老喜用甘寒辛凉轻清之物以清肺,不主张重浊苦寒之物,以防苦寒败胃,化痰之品可辨证选用不同药物,咳嗽明显可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降气化痰,食积可用半夏、陈皮、茯苓、苏梗、白术等健脾化痰,热甚可用天竺黄、浙贝母、姜竹茹、射干、瓜蒌皮等清热化痰,大便干结可用瓜蒌仁、火麻仁、决明子等通腑化痰。

3)痰湿蕴肺

本证以痰多壅盛、色白而稀为特征,治疗当以燥湿化痰止咳为法。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治疗又常健脾以化痰。

田惠民治疗痰湿咳嗽,多用枳桔二陈汤加减。

方药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桔梗、枳壳、杏仁、苏子、甘草等,田老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肺常虚”,小儿脾胃虚弱,易为饮食所伤,加之饮食不调,导致脾失健运,酿生痰浊,上贮于肺,肺失宣降而引发咳嗽,感受外邪后易出现咳嗽、痰多、纳差等肺脾同病的症状。因此田老师常从健脾入手,使脾气健旺,杜其生痰之源,则咳嗽自消。

另外,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因为患儿的主观感觉良好,经常会出现患儿反映中药太苦,难以入口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运用中药时要尽量照顾孩子的感受,组方要尽量简单,药量要恰如其分,煎药及服药方法要细心,提高孩子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本刊编辑:乔羽

排版:刘清华

村医之家







































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