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中药工作看起来简单,但真的并不简单!抓中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明白:我们收到的处方相当多是龙飞凤舞、鬼画符一样的,看不明白上面写的是什么,这种处方千万不要靠猜测来配中药,否则给顾客带来伤害、给自己惹来官司。
2、审配伍:处方讲究配伍禁忌,如果出现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千万不要配中药,重则患者死亡,轻则生命危险。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川乌、草乌)反贝母(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肉桂、桂皮)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3、审剂量:很多医生开的中药剂量很大,往往是超剂量应用,特别要留意。有医院医生开的五剂药,患者服后第三天回来问:你执给我的药是不是有问题的?我服后不舒服兼呕吐。后检查处方,医生开的山豆根超出药典剂量2倍多,正常山豆根用量是3-6克。
4、莫配错:有一次顾客拿中药回来说:这一次的炙黄芪这么细片的?经检查,处方中的炙黄芪片却抓成了炙甘草,原来我们装斗时将炙甘草当成炙黄芪,装入了炙黄芪那个中药斗内(错斗)。
5、莫配漏:某天药店来了一顾客,将一大包中药放在台上说,这包中药煮的味道和上次不一样的,是不是有问题呢?经检查,原来配漏了藿香。
6、称准秤:一天药店来了一顾客,将一包中药放在台上说,这中药不够秤,我算来算去十五味药有克的,你成包称才克,量不够。称中药量莫贪快、随手抓,要睇准称。
7、看备注:有部份中药要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的,一定要按处方另外包装,否则混在一起就出问题了。
8、要复核:配完中药后,交由另一人复核。将每一味药与处方核对,做到实物与药名一致。
当然,上述讲起来很容易,但实操起来,相信很多员工都不熟练了,搞来搞去,中药放在哪个斗都不知呢?只有多练多记才能熟练配中药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