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学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白癜风的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不典型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作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过敏原增多、人体体质等因素,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顽固性咳嗽,患者(儿童多见)常在夜间或清晨逐渐加重,无喘息,持续的时间较长(两个月以上),而且干咳无痰,肺部听诊无啰音,胸片无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支气管扩张剂或短期使用激素有效果,但不持久且不良反应较多。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PEF日内变异率有助诊断。《内经》虽无哮证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素问.阴阳别论》说:...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即指哮病发作时的证治。张仲景从病理角度,将其归属于“痰饮”范畴,称为“伏饮”证,指出:“隔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在伏饮”。描述了哮证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此后还有“呷嗽”“哮吼”等形象性的病名。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本篇就以运用裴老麻桂合剂、养阴清肺汤、止嗽散、杏苏散、黄鱼二马蚤,“甘苏小阿梅,粟壳杏仁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做一介绍,以供同道互相交流学习。病情摘要:钟某,女,28岁,金昌市永昌县交警大队职工。初诊年6月3日。患者自诉因感冒反复咳嗽已两年余,多在夜间或(和)清晨,活动后加重,多为干咳,常伴有胸闷、咽痒、咽干,没有呼吸困难,近一周偶尔能咳出黄痰,两年间吃药无数,效果不明显,遂慕名寻求我诊所治疗。查体:肺部听诊无啰音,喉部无哮鸣音。胸片无异常。化验检查:嗜酸性粒细胞:0.×/L,嗜酸性粒细胞率:0.,其余检查正常。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西医治疗:复方甲氧那敏胶囊: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晚睡前服。中医治则:宣肺平喘,清热利咽。方药:麻杏石甘汤、杏苏散、止嗽散,黄鱼二马蚤加减。麻黄10g杏仁10g石膏40g甘草6g苏叶10g半夏6g陈皮6g茯苓12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20g百部10g紫苑10g白前10g荆芥10g黄芩10g鱼腥草20g金银花15g马兜铃10g蚤休10g蛇蜕10g僵蚕10g取5剂,水煎服,1日1剂。二诊:服药5剂后,6月10日再诊,咳嗽咽痒已减轻,再没咳黄痰,咽干仍然明显。西药同前。方药:养阴清肺汤、麻杏石甘汤、杏苏散加减。生地10g麦冬10g玄参10g丹皮10g白芍15g薄荷15g浙贝母10g麻黄10g杏仁10g石膏40g甘草6g苏叶15g桔梗20g陈皮6g枳壳10g乌梅10g蛇蜕10g款冬花10g僵蚕10g蝉蜕10g三诊:服药5剂后,6月17日再诊,咳嗽已平,症状消失,病情好转,为防止复发,嘱停服西药,遂开方巩固之。取5剂,水煎服,1日1剂。方药:养阴清肺汤、杏苏散、“甘苏小阿梅,粟壳杏仁随”加减生地10g麦冬10g玄参10g丹皮10g白芍15g薄荷15g浙贝母10g甘草6g杏仁10g苏叶15g桔梗20g陈皮6g茯苓10g枳壳10g乌梅10g半夏6g阿胶10g(烊化)本患者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语: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常常采用综合治疗,中医以辨证论治为特色,西医主要以抗感染为主。中医学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有较大优势,能明显加大抗菌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对某些特定感染的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裴老在临床工作中总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指导,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灵活运用经典方剂,取得良好的疗效。裴老对该病的治疗之所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医辨证,提出了西北地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机为“风寒起病、燥湿相间、继而化火”这一理论。在临床应用时以麻桂合剂、麻杏石甘汤、杏苏散、小青龙汤、止嗽散、定喘汤、养阴清肺汤、黄鱼二马蚤惯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7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