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 http://pf.39.net/bdfyy/bdfhl/180425/6192730.html
夏枯草
铁色草,棒柱头花,夏枯头,大头花,白花草,棒槌草,麦穗夏枯草,夏枯花,
寒,辛,苦。归肝、胆经。
清热散结,清肝明目。
本品苦能清热,辛能散结,长于宣泄肝胆之郁火,畅利气机之运行,是肝阳上亢头痛目眩、高血压的要药,又能散结,可用治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等证。
1.清肝泻火:用于肝火上炎的头晕耳鸣、目赤流泪,可与桑叶、菊花、蒲公英同用;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昏胀,可与天麻、钩藤、菊花同用。
2.散结消肿:用于痰火郁结,瘰疬瘿瘤,乳痈肿毒,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等,亦可用于甲状腺癌,甲状腺瘤,淋巴肉瘤,纵膈肿瘤,乳房肿瘤,肝胆肿瘤,可与玄参、海藻、昆布、大贝同用;也可用于浸润性肺结核的治疗,多与沙参、百部同用。
夏枯草与菊花,均为辛苦寒之品,同具清肝明目之功。但夏枯草苦寒之性较菊花重,清泄之力较其强,尚可散痰火郁结,治瘰疬、瘿瘤、乳痛等;菊花辛散之性较夏枯草佳,故除用于目疾外,常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等证,起疏风散热之效,二者同中有异。
1.配半夏:半夏偏于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和胃安神;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舒肝郁、散痰核。二药合用,一降一散,寒温并用,清热化痰,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热互结之失眠、瘰疬痰核、瘿瘤等证。
2.配浙贝母:浙贝母清火化痰,开泄散结;夏枯草辛能疏化,苦能降泄,寒能清热,清热解毒,解郁散结。二药合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效佳,多用于瘰疬、瘿瘤等证。
3.配茺蔚子:茺蔚子活血调经,凉肝明目,行中有朴,既升又降;夏枯草平肝解郁,清热散结。二药合用,清热活血,平降肝阳,清疏并行,主治肝热上逆、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等证。
脾胃虚寒者慎用。
煎服,9-15克,本品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弱及气虚者不宜使用。
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花穗或全草。生于路旁、草地、林边。全国各地多有分布。
《本经》:“夏枯草,味苦辛。寒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生川谷。”
《本草经疏》:“为瘰疬鼠瘘之要药,入足厥阴少阳经。”
《本草图解》:“夏枯草苦辛微寒,独入厥阴,消瘰疬,散结气,止目珠痛。此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证,故建神功。”
《神农本草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
《丹溪心法》:“补养血脉。”
《本草纲目》:“能解内热,缓肝火。”
《本草经疏》:“治乳痈,乳岩。”
《眼科全书》:“补肝散火,清六阳热结,去风退翳,止泪,明目行血。”
《医林纂要·药性》:“解暑。”
《得配本草》:“解阴中郁结之热,通血脉凝滞之气。”
《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止筋骨疼痛,行肝气,开肝郁。治目珠胀痛,消散瘰疬、周身结核、手足周身筋骨酸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