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s://m-mip.39.net/nk/mip_4785591.html
川贝母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等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甘肃等地,川贝根据性状和产地不同有松贝、青贝、炉贝之分,其中以松贝品质和药效为佳。
川贝母
一、松贝的性状特征松贝松贝表面米白色,外形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其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即此药材外有鳞瓣2枚,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端闭合,底部平,微微凹入,能放平直立。质地硬脆、有光泽、粉性足,味微苦。
松贝属于川贝中的顶级,因此在挑选松贝时要多加鉴别,通常以个小、均匀、完整、色米白而有光泽者为佳。较破碎、呈油浸状、颜色偏黄、色泽不一致的不要挑选,颜色太白、入口有酸味或刺鼻的硫磺味则是熏硫磺太多。
二、川贝常见混伪品的鉴别由于川贝母大多产于高山草地,产量有限,因此价格较为昂贵,市面上常出现一些冒充川贝的次品和伪品,因此,市民在购买的时候也要多加鉴别。常见的川贝混伪品有平贝母、浙贝母、光慈姑及山慈菇等,以下是鉴别要点和相关图片以助大家识别:
1平贝母本品呈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平贝母
2浙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鱗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鱗叶,略呈新月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浙贝母—大贝
珠贝为完整的鱗茎,呈扁圆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鱗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
浙贝母—珠贝
3丽江山慈菇为百合科植物山慈菇的干燥球茎,又称草贝母,表面黄白色或灰黄棕色,光滑,一侧有纵沟,不分瓣,质坚硬,断面胶质或微带粉质,味苦而麻。此药材有毒,过量服用可致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
4光慈菇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表面黄白色光滑,不分瓣,顶端尖,一侧有一条纵沟,粉性较强,此药材有小毒,应当注意。
三、川贝的储存和服用须知由于川贝含大量淀粉,易发霉、虫蛀、变色,最好低温储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蛀。天气湿热的时候最好放入冰箱,在0℃以下冷冻。
医院中药师唐榕提醒,虽然川贝在治疗热性咳嗽上的运用十分广泛且效果较好,但不能滥用乱用。川贝药性偏寒,并非适合所有咳嗽,对于风寒引起的痰多清稀以及脾胃虚寒伴有腹泻者不宜使用;若无法辨别自身体质者,在服用川贝前最好咨询医师意见,确保用药的安全。
药膳推荐川贝陈皮瘦肉煲材料:川贝30粒,上好陈皮半个,瘦肉g,生花生米30粒。
制法:瘦肉洗净,切厚片;陈皮浸软;川贝、花生米洗净。将所有用料放入炖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再炖2小时。
功效:川贝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燥咳、热痰及久咳之症;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对于脾胃气滞胀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有一定的疗效;花生米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可润肺止咳;此汤具有化痰止咳、健脾开胃的功效,尤其适合久咳之人,对于肺热燥咳、干咳、虚劳咳嗽者适宜。但值得注意的是咳嗽痰多、清稀色白、白泡沫痰等寒痰者不宜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医院文:唐榕
编辑:袁友芬
责任编辑: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