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上下两篇,本篇为上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以引起肺外的不良反应。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中医学无慢阻肺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咳嗽、肺胀、喘证、痰饮、虚劳等范畴。刘小虹教授从事肺系疾病诊疗工作20余载,中医临证经验丰富,辨证施治精当,临床心得颇丰。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辨治与用药规律,刘小虹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肺脾亏虚,后期及肾,标实与痰瘀及外邪入侵相关,但气虚痰瘀贯穿病程始终。刘小虹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疗需遵循“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气为主”的辨治思维,急性期当治其标,稳定期当治其本,亦须兼顾痰瘀。诊治过程强调人体阴阳平衡,升降协调,气血调和,津液流通无阻的重要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从病机入手,治病求本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与反复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外邪入侵,内合于肺,肺失宣肃,痰浊滋生内阻于肺,则见咳、痰、喘。反复感受外邪,久咳不愈,致肺气耗伤,子病及母,脾虚生痰,后致肾失摄纳,故肺脾亏虚是其关键病机。即《医学入门》所论:“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水升火降,脾胃调和,痰从何生”。故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后期及肾。
痰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停聚体内所致。正常状态下,肺之宣肃有权,脾胃和调,津液流通顺畅,痰浊无由以生。《景岳全书》指出:“盖痰涎之化,本因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若肺脾之气不足,升清降浊失司,必碍气血运行,以至水液气化乏源,故聚而为痰,令痰上泛,壅塞气道,肺之宣肃功能失常,故出现咳喘、咯痰、胸中胀满等症状。
痰浊形成之后,随气血流行,内达脏腑,外至经脉。由于痰浊的粘滞性质,易阻碍气机运行,脉道不利则瘀血内生,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明确指出:“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唐容川《血证论》亦云:“瘀血有碍气道,不得升降则气壅,气壅则水壅,水壅即为痰”。“气统血”、“气血相关”,因此气虚痰阻兼瘀是本病主要病机,气虚痰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痰瘀相合是本病缠绵难愈的重要环节。
在临床诊治中刘小虹教授认为,肺胀病多是先有痰而后有瘀,痰浊、瘀血互为因果,相互滋生,以致痰瘀胶结,久之郁而化热,形成其他变证,从而损耗肺脾之气,故慢阻肺患者在三脏虚损基础上后期易出现肺脾气虚,痰瘀互结之证。如临床可见长期咳嗽、喘促、咯痰、动则气促、胸闷等一派痰饮内伏之症,同时又可见面色晦暗,唇舌青紫,或舌下脉络曲张等瘀血征象。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兼有本虚;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兼有痰瘀。痰瘀内阻贯穿本病的病程始终。因此,刘小虹教授在治疗上提倡痰瘀同治,临证使用化痰药味的同时佐用活血化瘀之品,不忘“痰挟瘀血”之性,尤其是对于疾病反复的患者。因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其瘀,则痰水自消,由此以达气血清顺,津液畅通之境。
2、分期施治,方随证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治疗上以治标为先,根据病邪性质,有清肺化痰、温肺化痰、活血化痰等法。稳定期多见肺脾气虚,痰瘀阻肺,治疗上以治本为要,以补肺、补脾为主,佐以活血、化痰等法辨证施治。
A急性加重期以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机特点,刘小虹教授采用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本病,旨在清肺化痰平喘,佐以活血通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千金苇茎汤载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组方:苇茎30g、薏苡仁20g、桃仁10g、冬瓜仁30g,以水先煮苇茎,去渣,悉纳诸药,分早晚两次服。本方原为治疗由痰浊与邪热郁结肺中而成之肺痈,现取其化痰活血散瘀之意,加用北杏仁、浙贝母、紫菀、款冬花、海蛤壳、紫苏子、莱菔子等药味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特点,以增强其祛痰利肺之功。
千金苇茎汤方中,苇茎善清肺热,其茎中空,专于利窍,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之效。冬瓜仁具清肺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澈下,肃其肺气,与主药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活血祛瘀以消热结,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通畅则肺得肃降,桃仁润肺滑肠,与冬瓜仁配合可泻热从大便而解。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
全方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湿热去则脾胃健,脾胃健则肺气足。因此,上药合用,可使肺热清,痰、瘀两化。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苇茎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黏液纤毛清除,清除氧自由基和血管内皮保护等功能。
B稳定期以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经过由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阴阳两虚而逐渐加重,稳定期患者以肺、脾、肾亏虚为主,其中又以脾气亏虚最为关键。如《景岳全书》论述“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丹溪心法》中提出“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治病求本的原则。
故在临床上可以采用培土生金之法治疗本病,组方由五爪龙、茯苓、白术、紫菀、款冬花、北杏仁、浙贝母、紫苏子、五味子、桃仁、鸡内金、甘草等药物组成。方中五爪龙健脾益气通络,行气化痰;茯苓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固表;此3味补脾益肺之品是为君药。紫菀、款冬花温润肺气、止咳祛痰;北杏仁祛痰,泄肺降气;浙贝母化痰止咳,开郁散结;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五味子敛肺纳气,益气生津;桃仁活血化瘀;共为臣药。鸡内金消食导滞,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全方通过补益中焦脾土,使肺脾之气充旺,达到益气化痰、平喘止咳的治疗目的。研究显示:采用培土生金法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上篇完)
詹少锋,刘小虹.刘小虹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32(05):-.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
qq.云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在家咋治白颠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