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上一期的白芍已经有所了解了,本期小编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浙八味之浙贝母。
古典文言
贝母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摘自《本草经解》叶天士
上图为浙贝母及浙贝母的切片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经。
——摘自《中药功效详解及应用》
功效主治
浙贝母功效: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浙贝母主治: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痈肿,瘰疬。
——摘自《中药功效详解及应用》
应用
贝母、姜汁,丸,治忧郁不伸。同浓朴丸,化痰降气。同知母、牡蛎末,猪蹄汤调服,治乳汁不下。专末,治吐血衄血,吹鼻中,治吹乳作痛。同知母、前胡、麦冬、葛根、甘草,治伤寒烦热。同陈皮、前胡、石膏、知母、麦冬、竹沥,治痰疟。同白芷、白蒺藜,治郁症乳痈。
——摘自《本草经解》叶天士
常用方
古代剂量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当归贝母苦参(各60g)煎服法
上三味,末之,
炼蜜丸如小豆大,
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摘自《金匮要略》
方剂方歌
饮食如常小水难,
妊娠郁热液因干,
苦参四两同归贝,
饮服三丸至十丸。
——摘自《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私自服!
中医药博物馆赞赏